[发明专利]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5766.7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宫村哲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G01R31/66;H01R13/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防止端子零件的损伤、变形。连接器具备:壳体(10),具有端子收纳室(13);和端子零件(30),具有筒部(31)和收纳于筒部(31)内的弹性接触片(40),端子零件(30)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3),在壳体(10)的前壁部(18)形成有突片插入孔(19),对方侧端子的突片(T)以从前方进入到筒部(31)内并与弹性接触片(40)接触的方式插入到突片插入孔(19),在端子零件(30)中的比弹性接触片(40)靠前方处形成有左前板部(44),在壳体(10)的前壁部(18)形成有与突片插入孔(19)独立地开口的检测孔(20),检测孔(20)设置于前壁部(18)中的与左前板部(44)对置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收纳室内插入端子零件的连接器。在连接器壳体的前壁部开口有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将对方侧端子的突片插入到端子收纳室。插入到插入孔的突片与端子零件的前端部的电接触部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43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在进行导通检查时,将检查销插入到插入孔,使检查销的顶端与电接触部碰触。电接触部在作为端子零件的功能上是重要的部位。因此,当使检查销与电接触部碰触时,有可能电接触部变形,从而端子零件不能发挥本来的功能。
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防止端子零件的损伤、变形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
壳体,具有端子收纳室;和
端子零件,具有筒部和收纳于所述筒部内的弹性接触片,所述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端子收纳室,
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形成有突片插入孔,对方侧端子的突片以从前方进入到所述筒部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片接触的方式插入到所述突片插入孔,
在所述端子零件中的比所述弹性接触片靠前方处形成有前板部,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壁部形成有与所述突片插入孔独立地开口的检测孔,
所述检测孔配置于所述前壁部中的与所述前板部对置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防止端子零件的损伤、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插入到检测孔的检测销与端子零件的前板部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检测销将端子零件向后方推动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端子零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检测销与端子零件的前板部接触的状态的主视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端子零件的主视图。
图7是实施例3的端子零件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4的端子零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具有端子收纳室;和端子零件,具有筒部和收纳于所述筒部内的弹性接触片,所述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端子收纳室,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形成有突片插入孔,对方侧端子的突片以从前方进入到所述筒部内并与所述弹性接触片接触的方式插入到所述突片插入孔,在所述端子零件中的比所述弹性接触片靠前方处形成有前板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壁部形成有与所述突片插入孔独立地开口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配置于所述前壁部中的与所述前板部对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5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