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羰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4998.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2/77 | 分类号: | C01B32/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陈玲;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气相流通方式、不使用催化剂就制造硫化羰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硫化羰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包含起始物质的原料气体在连续流通的状态进行放电、接着连续地排出至放电区域外,上述起始物质是由选自CO2、CO、O2及O3中的至少一种和CS2构成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羰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工序中的碳硬掩膜等的刻蚀中,已知能够使用硫化羰(COS)。
而且,作为在气相中制造硫化羰的方法,已知有:在催化剂存在下使二氧化碳气体与二硫化碳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1和2);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硫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7-406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340939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2-131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的硫化羰的制造方法均使用了催化剂,收率会随着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而下降等,难以连续制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气相流通方式、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够制造硫化羰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使规定的原料气体在连续流通的状态进行放电、接着连续地排出至放电区域外,由此可得到硫化羰,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羰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包括:使包含起始物质的原料气体在连续流通的状态进行放电、接着连续地排出至放电区域外,上述起始物质由选自CO2、CO、O2及O3中的至少一种和CS2构成。
在本发明的硫化羰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原料气体在连续流通的状态进行放电,使原料气体中包含的由选自CO2、CO、O2及O3中的至少一种和CS2构成的起始物质转化为作为COS的前体的活性种,接着将其连续地排出至放电区域外,由此上述活性种进行重新结合,生成硫化羰。像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以气相流通方式、不使用催化剂就制造硫化羰(COS)。
起始物质由选自CO2、CO、O2及O3中的至少一种和CS2构成。通过使用这些组合,能够适宜地生成作为COS的前体的CS活性种、CO活性种、由氧单质形成的活性种。
在本发明中,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够制造COS,因此优选。
在本发明中,能够供应0.3kW以上的电力使原料气体进行放电,此外能够使原料气体在具有1cm以上的电极间距的电极间进行放电。从能够稳定地转化为作为COS的前体的活性种方面出发,优选这些放电方式。
在本发明中,CS2的体积与选自CO2、CO、O2及O3中的至少一种的合计体积的比优选为0.02以上。通过上述体积比在该范围内,能够充分地得到COS。
在本发明中,CS2的体积与原料气体的体积的比优选为0.02以上且0.3以下。通过上述体积比在该范围内,能够充分地得到CO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4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