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26569.9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门马洋平;三上真弓;落合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葛臻翼;刘多益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活性 物质 制造 方法 二次 电池 | ||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造混合有第一材料、第二材料及第三材料的第一混合物的第一步骤;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加热而制造第二混合物的第二步骤;
制造混合有所述第二混合物、第四材料及第五材料的第三混合物的第三步骤;以及
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加热而制造第四混合物的第四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包含碱金属的卤素化合物,
所述第二材料包含镁,
所述第三材料是包含所述碱金属及钴的金属氧化物,
所述第四材料包含镍,
所述第五材料包含铝,
在所述第四步骤中在退火装置的处理室中进行所述第三混合物的加热,
在所述第四步骤中在所述处理室被加热的所述第三混合物的总分量为15g以上,
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加热在含氧气氛下进行,
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加热在60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以及1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范围内进行,
所述第四步骤中的所述加热在含氧气氛下进行,
所述第四步骤中的所述加热在60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以及1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范围内进行,
并且,所述第四步骤中的所述加热温度比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加热温度低2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碱金属是锂,
所述第一材料是氟化锂,
并且所述第二材料是氟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三材料是氢氧化镍,
并且所述第四材料是氢氧化铝。
4.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造混合有第一材料、第二材料、第三材料及第四材料的第一混合物的第一步骤;以及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加热而制造第二混合物的第二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包含碱金属的卤素化合物,
所述第二材料包含镁,
所述第三材料包含选自镍、铝、钛、钒及铬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第四材料是包含所述碱金属及钴的金属氧化物,
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所述加热在60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以及1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范围内进行,
在混合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二材料及所述第三材料且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二材料及所述第三材料具有在620℃以上且92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极小值的第一峰,
并且,所述第一峰是负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碱金属是锂,
所述第一材料是氟化锂,
并且所述第二材料是氟化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三材料包含镍,
所述第一混合物是除了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二材料、所述第三材料及所述第四材料以外还混合有第五材料的混合物,
并且所述第五材料包含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三材料为氢氧化镍。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峰的半宽小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差示扫描量热测量的测量温度范围至少包括200℃以上且850℃以下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步骤中的加热气氛包含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65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银粉和包含其的导电糊
- 下一篇:UE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