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80018628.8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4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2;F24F1/34;F24F1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即使在外壳的外部泄漏了制冷剂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也容易被引导至外壳的内部。空调装置(1)的室内单元(3)包括:具有开口(64a)的外壳(30);配置在外壳(30)内的热交换器(51);通过开口(64a)从热交换器(51)延伸至外壳(30)的外部的液体侧连接配管(53)或气体侧连接配管(54);将液体侧连接配管(53)或气体侧连接配管(54)的周围覆盖的室内侧防露构件(71),其中,液体侧连接配管(53)或气体侧连接配管(54)的端部在被连通侧防露构件(72)从周围覆盖的状态下使用,或者被室内侧防露构件(71)从周围覆盖,形成有使液体侧连接配管(53)或气体侧连接配管(54)的端部的被防露构件覆盖的部分的空间与外壳(3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路(9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时,在空调装置中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在空调装置设置有气体传感器,以能够对正在发生泄漏这一情况进行把握并进行适当处置。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7006号公报)提出了一种在室内机的壳体的内部且在吸入开口部的附近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室内机中,在外壳的外部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对制冷剂正在泄漏这一情况进行把握。
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即使在外壳的外部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也容易被引导至外壳的内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空调装置包括外壳、热交换器、制冷剂配管、第一防露构件、连通路。外壳具有配管用开口。热交换器配置在外壳内。制冷剂配管具有位于外壳的外侧的配管连接端部。制冷剂配管通过外壳的配管用开口从热交换器延伸至配管连接端部。第一防露构件从周围将制冷剂配管之中的、至少穿过外壳的配管用开口的部分覆盖。连通路使第一空间与外壳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一空间是配管连接端部被第一防露构件或第二防露构件覆盖的部分。第二防露构件是与第一防露构件不同的构件。
另外,关于此处的空调装置,例如,在空调装置构成为具有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仅在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具有上述结构。
另外,作为连通路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在配管连接端部被第一防露构件覆盖的情况下,通过使配管连接端部的管外部即第一防露构件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壳的内部空间连通而形成,还可以在配管连接端部被第二防露构件覆盖的情况下,通过使配管连接端部的管外部即第二防露构件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壳的内部空间连通而形成,亦可以在配管连接端部被第一防露构件以及第二防露构件覆盖的情况下,通过使配管连接端部的管外部即第一防露构件的内侧且第二防露构件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壳的内部空间连通而形成。
在该空调装置中,即使有时制冷剂从配管连接端部或其周围泄漏,由于配管连接端部的被第一防露构件或第二防露构件覆盖的部分的空间与外壳的内部空间通过连通路连通,因此,泄漏的制冷剂也容易被引导至外壳的内部。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二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第一防露构件与制冷剂配管之间、第一防露构件之中以及第一防露构件的外周部中的任意一者具有连通路。
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空调装置中,连通路由非金属制的管道构成。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连通路是由非金属制的管道构成,因此,在连通路不容易产生结露。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空调装置中,管道具有该管道的靠近第一空间一侧的前端部被倾斜地切割后的形状。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管道的靠近第一空间一侧的前端部开口较大,因此,能够不容易产生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8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