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2104.8 | 申请日: | 202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梅本胜弥;奥村寿浩;福本康二;梅村友章;松山秀人;神尾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3/08;B01D69/00;B60H3/06;F24F8/108;F24F8/6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系统 | ||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具备:
由具有直径为50nm以下的多个微细孔的至少一张气体透过膜分隔的、包含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二氧化碳除去装置;
从房间内将清净化对象空气向所述第一空间引导的送气路;
将二氧化碳浓度比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低且氧气浓度较高的清净气体向所述第二空间供给的供给路;
将从所述第一空间侧透过所述气体透过膜的二氧化碳和所述清净气体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二空间排出的排出路;
将从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去除二氧化碳而成的清净空气从所述第一空间向所述房间内引导的回气路;和
将所述第一空间内及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气压调节为实质相等的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空间内沿所述气体透过膜的表面流动有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所述第二空间内沿所述气体透过膜的表面流动有所述清净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碳除去装置具有包含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及所述气体透过膜的至少一个膜模块,
所述膜模块具有:
将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向所述第一空间导入的第一导入口;
将所述清净空气从所述第一空间排出的第一排出口;
将所述清净气体向所述第二空间导入的第二导入口;和
将所述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二空间排出的第二排出口;
所述调节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一空间侧调节机构,配置为能调整所述膜模块内的连接所述第一导入口和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流路中的流量及气压;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空间侧调节机构,配置为能调整所述膜模块内的连接所述第二导入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流路中的流量及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间侧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空间侧调节机构为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具有个别地控制所述第一空间侧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空间侧调节机构的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间侧调节机构在确保从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除去规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必需的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的供给量的基础上,配置为能将所述第一空间的气压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气压调节为实质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接多个所述膜模块的所述第一导入口彼此之间,并向多个所述第一导入口一并供给所述清净化对象空气的第一供给配管;和
连接多个所述膜模块的所述第二导入口彼此之间,并向多个所述第二导入口一并供给所述清净气体的第二供给配管;
所述调节装置还具有调整所述第一供给配管的流量的第一流量调整机构和调整所述第二供给配管的流量的第二流量调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透过膜为超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透过膜为中空纤维膜,所述第一空间配置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含有的中空纤维的内侧,所述第二空间配置于所述中空纤维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于所述送气路的中途的送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碳除去装置具有在厚度方向隔着间隔地配置的薄片状的多个所述气体透过膜;
与各所述气体透过膜的厚度方向一方侧邻接的所述气体透过膜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空间,与厚度方向另一方侧邻接的所述气体透过膜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二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2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