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8125.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朋举;洪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得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结构 型钢 加固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加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用于外包加固混凝土结构柱或混凝土结构梁,包括若干上下依次连接的加固组件,相邻加固组件之间通过限位件固定,每组加固组件均包括四个加固单元,每个加固单元均包括第一加固板、垂直设置在第一加固板一端的第二加固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加固板远离对应第一加固板一端的遮挡板,四个加固单元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结构柱四个端角处,四个加固单元沿混凝土结构柱周向将混凝土结构柱包围,若干加固组件沿混凝土结构柱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每个加固单元内一块第一加固板上均开设有灌胶口。本申请能够便于现场安装且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外粘型钢加固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四周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型钢与混凝土结构有效形成整体,共同变形受力,从而实现了结构强度、刚度的有效提高。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282857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侧的框架和密封连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多块钢板,所述框架和钢板构成围设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侧的柱外包钢板结构,所述框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及所述框架与钢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封缝胶结构,所述柱外包钢板结构与所述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胶体层结构,柱外包钢板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紧密的结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中,框架通过现场施工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外表面,框架与钢板通过拼接再焊接完成安装,框架与钢板之间以及框架与混凝土结构表面之间的缝隙通过封缝胶封闭,全部工作均需要现场完成,不仅施工周期较长,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现场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用于外包加固混凝土结构柱或混凝土结构梁,包括若干上下依次连接的加固组件,相邻所述加固组件之间通过限位件固定,每组所述加固组件均包括四个加固单元,每个所述加固单元均包括第一加固板、垂直设置在第一加固板一端的第二加固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加固板远离对应第一加固板一端的遮挡板,每块所述遮挡板均设置在对应第二加固板远离混凝土结构柱一侧,四个所述加固单元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结构柱四个端角处,每块所述遮挡板远离对应第二加固板一端均与相邻加固单元内的第一加固板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加固单元沿混凝土结构柱周向将混凝土结构柱包围,若干所述加固组件沿混凝土结构柱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加固单元内一块第一加固板上均开设有灌胶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一组加固组件内的四个加固单元分别放置在混凝土结构柱四个端角处,相邻加固单元安装时,第二加固板插接于遮挡板与混凝土结构柱之间缝隙内,再采用固定件进行固定,使得一组加固组件内的四个加固单元将混凝土结构柱一周包围,一组安装完毕后,从灌胶口处用压力将环氧树脂胶水注入加固组件与混凝土结构柱之间缝隙内,待环氧树脂胶体层初步硬化后,将相邻加固组件通过限位件连接,再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往上拼装,有效实现方便现场安装,且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优选的,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远离混凝土结构柱一侧面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每块所述遮挡板靠近混凝土结构柱一侧面上对应固定槽处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固定弹簧以及固定块,每根所述固定弹簧一端均安装在对应安装槽远离槽口一侧,每根所述固定弹簧另一端均与对应固定块连接,每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对应固定弹簧一端均插设于对应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相邻加固单元时,首先将一端加固单元内的第一加固板与第二加固板分别贴合在混凝土结构柱端角两侧,此时相邻端角处的第一加固板一侧面贴合混凝土结构柱表面往靠近遮挡板一侧移动,待移动至安装槽槽口与固定槽槽口连通时,固定块在固定弹簧弹力作用下卡接于对应固定槽内,实现相邻加固单元在水平方向的限位,有效实现现场拼装,且拼装步骤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得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得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8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微调流量的废水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激光雷达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