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7853.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新;黄凤先;赵胜;刘瑞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头端去漆 装置 | ||
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钢刷轮组,所述钢刷轮组由两个上下对应的上钢刷轮和下钢刷轮组成,所述上钢刷轮和所述下钢刷轮都连接转动装置,所述上钢刷轮和所述下钢刷轮均为可上下升降设置;所述钢刷轮组整体连接前后平移模组和左右平移模组;本方案设计的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可通过钢刷轮组配合对线圈头端进行刷漆去漆工作,整个设备使用方便快捷,运行稳定,去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炉加热线圈在组装之前需要对线圈头端进行加工,如浸锡、打端子、套管等;在这些加工之前,需要将线圈头端原有的线漆去除,然后浸锡;常规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对线圈头部进行刷漆,工作效率低,刷漆效果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钢刷轮组,所述钢刷轮组由两个上下对应的上钢刷轮和下钢刷轮组成,所述上钢刷轮和所述下钢刷轮都连接转动装置,所述上钢刷轮和所述下钢刷轮均为可上下升降设置;所述钢刷轮组整体连接前后平移模组和左右平移模组。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双向丝杠模组,所述双向丝杠模组的丝杆上半部分为左旋螺纹,所述左旋螺纹部分套设有上丝杠螺母,所述上丝杠螺母与所述上钢刷轮连接;所述双向丝杠模组的丝杆下半部分为右旋螺纹,所述右旋螺纹部分套设有下丝杠螺母,所述下丝杠螺母与所述下钢刷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钢刷轮和所述下钢刷轮都分别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前后平移模组和所述左右平移模组都为滚珠丝杠模组。
优选的,所述钢刷轮组的前端设置有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线夹爪和连接所述夹线夹爪的夹爪气缸,同时所述夹爪机构整体连接上下升降气缸。
优选的,所述所述钢刷轮组的外部设置有安全护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如下:
本方案设计的一种线圈头端去漆装置,可通过钢刷轮组配合对线圈头端进行刷漆去漆工作,整个设备使用方便快捷,运行稳定,去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上钢刷轮1、下钢刷轮2、前后平移模组3、左右平移模组4、丝杆5、上丝杠螺母6、下丝杠螺母7、夹线夹爪8、上下升降气缸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2所示。须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7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免疫印迹仪
- 下一篇:一种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