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7811.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锋;董军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第一卡扣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台阶部之间,第一卡扣部有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凸伸部之间,且在与气液分离装置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第一凸伸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第一台阶部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第一限位部的投影与第一卡扣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将第一卡扣部限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台阶部之间,降低第一卡扣部从第一主体部上脱落的可能性,将第一卡扣部限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凸伸部之间,通过第一凸伸部可实现限制第一卡扣部的沿远离第一导流部方向的位移,降低换热组件与第一导流部分离的可能性,使用较为简单的结构提升气液分离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集换热和气液分离功能为一体的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顶盖、底盖、内筒体、外筒体及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腔,气液分配组件位于内筒体的内侧,换热组件位于夹层腔内,经气液分配组件进行气液分离后的冷媒进入夹层腔中,然后与换热组件进行热交换,制冷模式下可以降低流入膨胀阀的冷媒温度,提高制冷效果,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压缩机液击现象。
换热组件位于气液分离装置的内部,换热组件需要与气液分离装置外部连通,因此换热组件通过顶盖上的通孔与气液分离装置的外部连通。相关技术中,换热组件有部分容纳于顶盖中且与顶盖连接,若换热组件与顶盖的固定不牢靠,换热组件可能会从顶盖中脱落,换热组件与顶盖的配合是否可靠会影响气液分离装置的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靠性较高的气液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导流部及换热组件,所述第一筒体位于第二筒体的内侧,所述换热组件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设置;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台阶部、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卡扣部分别独立成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卡扣部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外,所述第一卡扣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部具有第一安装孔道,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中,所述第一主体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中,所述第一卡扣部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中,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部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在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所述换热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外部连通。
本申请中,第一卡扣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台阶部之间,第一卡扣部有部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凸伸部之间,且在与气液分离装置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第一凸伸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第一卡扣部的投影与第一台阶部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第一限位部的投影与第一卡扣部的投影有部分重合,将第一卡扣部限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台阶部之间,降低第一卡扣部从第一主体部上脱落的可能性,将第一卡扣部限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凸伸部之间,通过第一凸伸部可实现限制第一卡扣部的沿远离第一导流部方向的位移,降低换热组件与第一导流部分离的可能性,使用较为简单的结构提升气液分离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及换热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7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锁卡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单元免疫T细胞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