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5502.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奚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东双马针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成圈织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包括针杆和针舌,所述针杆上形成有针钩,所述针舌在所述针杆的针舌座上由针舌轴旋转支撑,所述针钩内侧和所述针舌座的背面设置有降低纱线成圈速度的减速带。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通过在针钩内侧和针舌座的背面设置有降低纱线成圈速度的减速带,有效的防止了编织速度过高引起的针舌和针勾以及针舌座之间产生的冲击损坏,还通过添加润滑剂和电镀膜层为织针提升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提高了成圈织针的抗冲击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针,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
背景技术
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在成圈过程中,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把纱线编织成线圈。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针织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织针有舌针、钩针和复合针三种。
然而,常见的织针在成圈的过程中,舌针由于线圈的推动做无数次的往复旋转摆动,速度常常变得非常快。其中,纱线不断拨动针舌打开或是关闭针口,这就促使针舌和针勾以及针舌座之间产生不断的冲击,该动作由于该针舌的内在惯性而得到加强,因此在闭合位置和背部位置之间往复摆动时,交替撞击针钩和针杆,编织速度提高时,该针舌的撞击,尤其是在背部位置的冲击是会关系到织针耐久性的一个问题。为此,急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线圈编织速度或使其匀速编制的织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包括针杆和针舌,所述针杆上形成有针钩,所述针舌在所述针杆的针舌座上由针舌轴旋转支撑,所述针钩内侧和所述针舌座的背面设置有降低纱线成圈速度的减速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舌可以通过所述针舌轴旋转闭合所述针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舌在纱线的作用下可通过所述针舌轴在闭合位置和背面位置之间往复旋转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带主要为轮廓凸起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廓凸起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电镀膜层。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针钩生锈,提高了针钩的光滑程度和耐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镀膜层外表面设置有润滑剂。由此,可以防止减速带摩擦过大造成成圈过程运行过慢或停滞不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剂为含有减摩调整剂的工业白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通过在针钩内侧和针舌座的背面设置有降低纱线成圈速度的减速带,有效的防止了编织速度过高引起的针舌和针勾以及针舌座之间产生的冲击损坏,还通过添加润滑剂和电镀膜层为织针提升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提高了成圈织针的抗冲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成圈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钩、针舌和针舌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轮廓凸起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东双马针业有限公司,未经如东双马针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5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测量仪的校准装置
- 下一篇:自动检测筛选装置的剪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