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炒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2189.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恩贺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 地址: | 365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炒茶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支撑架的一侧与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放料组件相连接;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炒茶时,可将茶叶与辅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加热筒内部,随后运行加热筒使加热筒对茶叶进行加热,随后运行驱动件,使驱动件通过输出轴带动炒茶轴开始转动,并通过炒茶轴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升降件和连接套为炒茶轴的另一端提供支撑,当炒茶结束后可运行升降件使升降件带动炒茶轴另一端下降,并使加热筒倾斜,随后炒好的茶叶通过放料口排出,由此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炒茶机。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炒茶机来对茶叶进行翻炒。
现有的传统的炒茶机通常采用水平设置转筒式的炒茶方式,在炒茶完成后进行排出茶叶时,无法将茶叶一次性排出,需要人工对炒好的茶叶进行排出,费时费力,然而炒茶机在炒茶完成后温度较高,人工在进行排茶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炒茶机,能够更好的将茶叶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排茶,省时又省力并且消除了排茶时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支撑架、炒茶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与所述炒茶组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炒茶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放料组件相连接;
所述炒茶组件包括加热筒、驱动件、输出轴和炒茶轴,所述加热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口,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驱动件上驱动连接有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炒茶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炒茶轴的中端穿设于所述加热筒内部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升降件和连接套,所述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炒茶轴另一端的外表面并且采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翻滚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防翻滚架,所述防翻滚架包括立柱、连接板和滑动件,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交叉处,所述加热筒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外表面设置有炒茶铲,所述炒茶铲包括连接部和铲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炒茶轴的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铲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放料口上均铰接有料盖。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减速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件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筒内表面铺设有加热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加热筒、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升降件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恩贺,未经王恩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2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空调蒸发器总成结构
- 下一篇:水流信号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