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0624.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秀;陈洪永;雒飞;杨荣清;都艺伟;夏文青;王天娇;赵栗;朱海淼;胡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8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冯永贞;汪洋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温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温塔,其包括:进口烟道,用于烟气进入;一层或更多层旋流叶片,设置在所述进口烟道内壁上,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导流并使得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变为垂直加逆时针方向旋转;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一层或更多层旋流叶片的一端;两层或更多层喷枪,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减温塔内,用于以压力雾化的方式喷射水雾,从而使得所述烟气与所述水雾均匀混合,其中所述两层或更多层喷枪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插入深度和高度;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减温塔的下部,用于排出烟气;以及落灰口,设置在所述减温塔的底部,用于排出烟气中的灰分。喷射减温水在旋流烟气带动下水雾扩散,从而达到烟气充分混合和降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温塔。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与日俱增,产生的垃圾必然要排向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对土壤、水、大气产生破坏性影响,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自然环境吸纳垃圾的容量是有限的、大自然自身净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垃圾焚烧发电可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焚烧发电指利用发酵的生活固体废物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加热水,使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同燃煤电厂类似,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这里指生活垃圾焚烧后所产生的气体、烟尘和污染物混合物)在经过余热锅炉余热利用后,因烟气中含有酸性气体(指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SO3、HCl、HF等)需在下游工段中进一步处理,在垃圾焚烧处理额定工况下从余热锅炉排出~200℃的烟气因能量品位较低难以加以利用,温度太高对下游干法脱酸不利,因此需在减温塔中降温后再进入后续工段。减温塔指用来冷却从余热锅炉出来的高温烟气的塔设备。常用的脱酸方法包括使用液态脱酸剂,其通常指在垃圾焚烧烟气处理中所使用的一定浓度的石灰浆或烧碱溶液。
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中,一般在减温塔塔顶均匀布置若干支喷枪,通过检测减温塔进出口温度同时控制喷枪阀门开度以达到喷水减温的作用。通过现有的减温塔中的喷枪布置方式,烟气流向稳定、扰动小,喷进减温塔的减温水在烟气带动下快速向出口流动,减温水雾难以得到很好的扩散,导致中间流速快的大部分烟气来不及降温,靠近塔壁周围烟气因流速慢烟气降温充分,因此会出现减温塔出口温度偏高,而塔内有水滴的情况。同时,会出现塔内同一截面温度场、速度场差别过大。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减温喷淋系统,其包括脱酸反应塔主体,反应塔主体包括支撑底座和烟气进气管道、烟气出口管道以及进口侧面喷淋管。脱酸反应塔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减温喷淋机构,包括备用喷淋管,喷淋管的一端连接有双流体雾化喷枪并设置在烟气进气管道的内部。其喷淋管装设在烟气进气管道侧面,喷淋液在烟气带动下易冲刷在管道内壁面,影响喷淋液与烟气的充分混合。
因此,现在需要提供一种减温塔,其喷枪布置方案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减温塔,包括:进口烟道,用于烟气进入;一层或更多层旋流叶片,设置在所述进口烟道内壁上,用于对所述烟气进行导流并使得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变为垂直加逆时针方向旋转;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一层或更多层旋流叶片的一端;两层或更多层喷枪,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减温塔内,用于以压力雾化的方式喷射水雾,从而使得所述烟气与所述水雾混合均匀,其中所述两层或更多层喷枪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插入深度和高度;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减温塔的下部,用于排出烟气;以及落灰口,设置在所述减温塔的底部,用于排出烟气中的灰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层或更多层喷枪与水平面成预定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角度包括65度或7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0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大型机床底座辅助支撑
- 下一篇:一种微景观设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