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1512.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奇;熊友明;张政;王硕;丁志奇;李艳;潘港辉;王鑫;傅剑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F03B3/18;H02K7/116;F03D9/25;F03D3/00;F03D3/06;F03D15/00;F03D13/25;B63B35/44;H02J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发电 效率 海洋 风浪 互补 装置 | ||
1.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包括搭载浮体单元上部甲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甲板(1)上表面设有空心底座(14),空心底座(14)的上表面设有空心垂直套筒(12),空心垂直套筒(12)内部设有风能传动轴(13),所述风能传动轴(13)的顶端通过叶片支撑结构(11)连接有旋转叶片(10),位于空心垂直套筒(12)内部下方在空心底座(14)的上方设有锥形差速器框架(18),所述锥形差速器框架(18)分别与风能传动轴(13)和潮流能传动轴(9)啮合,所述风能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与叶片支撑结构(11)的底端连接,所述上部甲板(1)与下部支撑甲板(2)的矩形空间前端设有波浪收集口(4),波浪收集口(4)后侧连接有水流梯度导流罩(5),所述水流梯度导流罩(5)连接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导流叶片(6),所述潮流能传动轴(9)一端与复合叶轮(7)连接,所述空心底座(14)的后方在上部甲板(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的上表面设有发电机(26),所述发电机(26)的输入端与动力输出轴(22)连接,位于发电机(26)后侧在安装板(24)的上表面设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的输入端与发电机(26)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甲板(2)的下表面设有两个长方形浮体稳定配置结构(3),两个浮体稳定配置结构(3)等距离分布在下部支撑甲板(2)的下表面两侧,所述长方形浮体稳定配置结构(3)涂有防腐蚀保护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14)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安装螺柱(15),所述空心底座(14)的上表面设有四个三角形支撑块(16),四个互为对称分布的三角形支撑块(16)与空心垂直套筒(12)的底部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支撑结构(11)连接有六组旋转叶片(10),旋转叶片(10)呈圆周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垂直套筒(12)内部下方设有锥形差速器框架(18),所述锥形差速器框架(18)上设有与风能传动轴(13)和潮流能传动轴(9)上的太阳齿轮(20)啮合的两个行星齿轮(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22)一侧连接有被动齿轮(19),被动齿轮(19)与锥形差速器框架(18)上的环齿轮(23)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海洋风浪流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4)的上表面设有一组发电机支架(28),发电机支架(28)对称分布将发电机(26)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1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线器
- 下一篇:一种振动信号调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