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迷宫式防滴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5216.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圣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迷宫 式防滴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迷宫式防滴油装置,包括锅具、锅体、电磁线圈骨架和风扇,靠近锅具的开口端固接有导流环;锅体上安装有端盖,电磁线圈骨架设置在锅体内部,并且电磁线圈骨架与端盖固接;锅具置于锅体内,导流环覆盖在端盖上,端盖及电磁线圈骨架与锅具之间留有转动间隙;风扇固接在锅体的底部,锅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包裹锅体底部的底壳,底壳上设有引流孔;本方案通过设置导流环,避免油滴或水滴流入到炒菜机内部;设置转动间隙,通过风扇向转动间隙中吹风,避免油烟和水蒸气通过转动间隙进入到锅体内部;通过锅体内设置的通孔和底壳上的引流孔,将进入锅体内的油滴或水滴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电领域,涉及炒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迷宫式防滴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材的煎、炒已是人们在日常每餐不可缺少的,改变原有食材的加工方式方法,节能、环保、快捷、减轻繁琐的劳动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设备,采用专业烹饪程序模拟技术,无需人工看管,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和佐料投入机器中,设定程序后开始自动炒菜。
目前,在炒菜机炒菜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产生油烟和油滴,如果炒菜机没有防油烟和油滴措施,油滴或水滴由锅口、锅体外壁通过转动间隙进入锅体内部,当油烟或油滴进入锅体内部后,极易导致炒菜机内部部件的腐蚀、短路或者转动不良,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容易引起炒菜机发生故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触电和火灾;并且当炒菜机停机后,油污凝结,形成了阻力,锅体转动或翻转受阻,导致设备功耗增加,甚至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当油污长时间积累后,倒菜时,油污通过锅具外壁,滴入出菜器具,影响菜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烟进入炒菜机内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迷宫式防滴油装置,通过设置导流环和阻挡端面形成的交错排列结构,阻挡油滴进入锅体内部,通过风扇向转动间隙鼓风,防止油烟进入,同时,即使不慎有微量油烟或水滴进入装置内部,也能通过设置的引流孔将其定期排出,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迷宫式防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锅体、电磁线圈骨架和风扇,靠近所述锅具的开口端固接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上的导流面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锅体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电磁线圈骨架设置在所述锅体内部,并且所述电磁线圈骨架与端盖固接;所述锅具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导流环覆盖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端盖和电磁线圈骨架包裹在所述锅具的外侧,并与所述锅具之间留有转动间隙;所述风扇固接在所述锅体的底部,所述锅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包裹所述锅体底部的底壳,所述底壳上设有引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骨架环绕包裹在所述锅具的周围,所述电磁线圈骨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端凸起形成阻挡端面,所述阻挡端面的上端与所述导流环的底端相贴合,所述阻挡端面为直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两侧锅壁上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孔内安装有引流塞。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底部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锅具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了转锅电机和安装在所述转锅电机上的转动轴,所述传动轴安装在所述转锅电机和锅具之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电磁线圈骨架与所述锅具的底部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锅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骨架的上端通过螺钉固接在所述端盖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具端口设置导流环,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滴或水滴能够沿着导流环顺势向下流去,避免其流入到炒菜机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圣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圣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5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