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24899.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苏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庆武 |
| 主分类号: | G21F3/02 | 分类号: | G21F3/02;G21F1/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董洁 |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医师 阻挡 射线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主要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罩组件和佩戴组件,防护罩组件包括从头部到大腿依次设置的防护帽、防护罩一、防护罩二和防护罩三,佩戴组件包括腰带和两个肩带。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包括从头部到大腿依次设置的多个防护罩,将医务人员的身体关键部位均有效保护起来,防护全面;防护罩只设置正面,既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又不会使穿戴过程繁琐,整体结构简单;只设置肩带和腰带,穿戴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穿戴,快速形成对医务人员的保护;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高效形成阻挡隔离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普通人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电磁辐射,但这些电磁辐射都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但有一些电磁辐射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医院中使用射线进行检测一些影像设备,如CT设备,对于长期进行CT检测的医务人员来说,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影像科检查工作中就需要有防辐射服或防辐射辅助装置来解决辐射问题来保护医务人员,现有的防辐射服或防辐射辅助装置也是多种多样,但大多存在防护不全面、使用不方便、穿戴繁琐的问题,为此设计一款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用来改善上述提及问题有效保护医务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像科医师阻挡射线的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背景技术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防护罩组件和佩戴组件,防护罩组件包括从头部到大腿依次设置的防护帽、防护罩一、防护罩二和防护罩三,防护帽、防护罩一、防护罩二和防护罩三一体设置,防护帽和防护罩一的交界位置设置有可视的防护窗,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的交界处呈z型结构,z型结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过渡,防护帽、防护罩一、防护罩二和防护罩三均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佩戴组件包括腰带和两个肩带,腰带设置在防护罩二内侧,腰带是对开式两段式结构,且两段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两个肩带对称设置在防护罩二顶端两侧。
为了更好的阻挡射线,防护帽和防护罩三均采用双层防辐射纤维面料制作,防护罩一、防护罩二均是内外双层结构,且内层采用防辐射纤维面料制作,外层采用含铅玻璃制作。
为了不影响医务人员在穿戴本实用新型时的正常走路,防护罩三呈A字型样式,且从下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多条开口。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和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部位,防护帽内层设置有海绵层一,肩带内层设置有海绵层二,防护罩二内层设置有海绵层三。
为了方便腰带快速连接,腰带的两段通过魔术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设置防护罩组件和佩戴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从头部到大腿依次设置的多个防护罩,将医务人员的身体关键部位均有效保护起来,防护全面;防护罩只设置正面,既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又不会使穿戴过程繁琐,整体结构简单;只设置肩带和腰带,穿戴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穿戴,快速形成对医务人员的保护;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高效形成阻挡隔离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帽;2、防护窗;3、防护罩一;4、肩带;5、防护罩二;6、防护罩三;7、开口;8、海绵层一;9、海绵层二;10、海绵层三;11、腰带;1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庆武,未经苏庆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4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