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9972.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华帅;徐小维;杜娟花;张正辉;许成勇;许周;朱伟;陈顺强;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井结构,包括井体和管道,井体上方设置模块井筒,井体顶部自上而下依次为混凝土找平层、盖板和过梁,井体底部自上而下依次为砼底板和素砼垫层。砼底板的外侧设置止水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砼底板下方还有素砼垫层,能够在底板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实现施工缝的密封;砼底板外侧设置止水板,进一步在底板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实现施工缝的密封;施工更加方便、快捷,不仅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防水效果,防止水经施工缝进入沉井内,进而保证了沉井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结构。
背景技术
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和地下深构筑物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它是在地面上或地坑中,先制作钢筋混凝土井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筒内分层挖土,随着井内土面逐渐降低,使筒身借其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不断下沉就位的一种地下构筑物或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其对地形、环境等要求较低,适用范围非常广,并且与大开挖施工方法相比,能大大减少挖、运、回填土方量,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费用。
在沉井结构施工过程中,封底是最后一步工序,由于封底时沉井井壁与底板连接属于二次浇筑,因此底板与井壁之间会出现施工缝,从而存在渗水隐患。目前的处理方法大都是待底板成型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井内积水抽干,然后对底板与井壁之间的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这样不仅给施工带来了麻烦,并且后期处理的防水效果很难保证,并且影响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使沉井的防水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井结构,包括井体和管道,井体上方设置模块井筒,井体顶部自上而下依次为混凝土找平层、盖板和过梁,井体底部自上而下依次为砼底板和素砼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找平层为60mm厚C30细石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砼底板为500mm厚钢砼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素砼垫层为300mm厚C15素砼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砼底板的外侧设置止水条。
有益效果:砼底板下方设有素砼垫层,能够在底板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实现施工缝的密封;砼底板外侧设置止水板,进一步在底板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实现施工缝的密封;结构简单,施工更加方便、快捷,不仅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防水效果,防止水经施工缝进入沉井内,进而保证了沉井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井体;2、管道;3、止水条;4、砼底板;5、素砼垫层;6、过梁;7、混凝土找平层;8、盖板;9、模块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井体1上方设置模块井筒9,井体1顶部自上而下依次为混凝土找平层7、盖板8和过梁6,井体1底部自上而下依次为砼底板4和素砼垫层5。
本实施例中,沉井1的尺寸为3.5*6.5m,基坑开挖深度为8.76m,均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采用P8,每节高度不大于6m,钢筋采用HRB400。模块井筒9的直径为800mm。混凝土找平层7为60mm厚C30细石混凝土,采用单层双向抗裂筋,砂浆灌浆填实。盖板8采用1:2水泥砂浆座浆,高度为700mm。止水条3为20*30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沿砼底板4周向布置。砼底板4为500mm厚钢砼底板。素砼垫层5为300mm厚C15素砼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9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与储能系统联调的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