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9969.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华帅;徐小维;杜娟花;张正辉;许成勇;许周;朱伟;陈顺强;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0;E01C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SFP‑13层、第一粘层油层、AC‑20C层、第二粘层油层和路基层。所述SFP‑13层厚度为8cm。所述AC‑20C层厚度为8cm。本实用新型以半柔性路面材料作为面层可有效减少因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车辙、拥包等病害;此外,半柔性路面材料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水、抗滑、易着色、不设温缩缝等优点,是适用于交叉道口等车辙严重地段的理想材料。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延长改造路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后期养护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行道病害整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重载车辆的增多给道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辙是十字路口、公交站台等停车带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和行车舒适性。目前车辙病害的处置措施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是在铣刨原有的沥青路面后摊铺抗车辙路面层,但是采用的沥青改性、抗车辙剂、SMA等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很多维修路面在经历一个夏季使用后就会再次出现严重车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是一种更加耐久、更加能够抵抗车辙的病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SFP-13层、第一粘层油层、AC-20C层、第二粘层油层和路基层。
进一步的,所述SFP-13层厚度为8cm。
进一步的,所述AC-20C层厚度为8cm。
进一步的,所述枕木外侧设有水柏油防腐层。
有益效果:1、半柔性路面材料作为面层可有效减少因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车辙、拥包等病害;此外,半柔性路面材料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水、抗滑、易着色、不设温缩缝等优点,是适用于交叉道口等车辙严重地段的理想材料。
2、可以有效地延长改造路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后期养护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SFP-13层;2、第一粘层油层;3、AC-20C层;4、第二粘层油层;5、路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将需处理路段面层洗刨至基层顶,新建面层与老路面层厚度保持一致。依次铺设第二粘层油层4(PC-3 1.0L/m2)、8cm AC-20C层(掺聚酯纤维)、第一粘层油层2(PC-3 0.5L/m2)和8cm SFP-13层1。
半柔性路面材料SFP-13的要求有:
(1)性能要求
半柔性路面材料SFP-13性能要求
(2)基体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主要为SBS改性沥青、MA100界面增强剂、玄武岩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几种材料的技术指标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基体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设计的总空隙率为22%-28%,连通空隙率18%~26%,采用SBS改性沥青,MA100界面增强剂掺量0.3%~0.6%,木质素纤维0.2%-0.3%,大空隙沥青混合料SPAC的矿料级配范围如表3-1所示,其性能设计指标如下。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SPAC矿料级配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9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重仰角的扇叶结构及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