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疲劳度检测重复实验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3951.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6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瑞斯克(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晶晶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检测 重复 实验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疲劳度检测重复实验用工装,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远离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操作台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丝杠、移动块、十字把手、操作杆、锁紧板、夹板和弹簧的配合设置,能够夹紧钢板,解决了现有的螺栓安装钢板需要在钢板内部打孔,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通过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支撑柱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受压时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组件压力过大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疲劳度检测重复实验用工装。
背景技术
金属疲劳是指材料、零构件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过程。当材料和结构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后,应力值虽然始终没有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甚至比弹性极限还低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破坏,这种在交变载荷重复作用下材料和结构的破坏现象,就叫做金属的疲劳破坏。金属内部结构并不均匀,从而造成应力传递的不平衡,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与此同时,金属内部的缺陷处还存在许多微小的裂纹。在力的持续作用下,裂纹会越来越大,材料中能够传递应力部分越来越少,直至剩余部分不能继续传递负载时,金属构件就会全部毁坏。
现有的钢板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金属疲劳度测试,通常采用螺栓进行固定然后使用压力机构就行测试,螺栓安装钢板需要在钢板内部打孔,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降低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疲劳度检测重复实验用工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疲劳度检测重复实验用工装,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其中,所述操作台远离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操作台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丝杠远离操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把手,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导向杆远离限位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夹板远离导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可选的,所述支撑腿位于操作台下方的一角,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操作台下方的四角。
可选的,所述丝杠贯穿移动块,使得移动块移动,所述锁紧板的形状为L形。
可选的,所述限位片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避免导向杆脱离锁紧板。
可选的,所述弹簧位于夹板与锁紧板之间,使得夹板夹紧钢板。
可选的,所述防滑凸起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防滑凸起线性阵列在夹板的一侧,避免钢板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与锁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与锁紧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支撑住锁紧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支撑柱线性阵列在操作台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支撑柱支撑第二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瑞斯克(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布瑞斯克(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3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断力弯折测试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试验室尾气排放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