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3417.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奎雪;李喜旺;康树靖;史春宝;史文超;李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棒,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设置于3D打印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的贯通孔一;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若干个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和圆柱段的若干个营养孔;圆柱段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若干个营养孔环绕所述贯通孔一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与所述骨小梁区交叉,为骨小梁区提供营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贯通孔一和营养孔为新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在新骨的生长中持续减压,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为新骨生长提供充足的支撑,利于人体新骨生长和骨质恢复,解决了在骨的自然生长过程中,骨生长缓慢且又不能持续减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3D打印棒。
背景技术
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或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常采用钻孔减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死骨进行清除后再充填支撑塌陷或坏死的股骨头植入件。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较多采用带或不带血管的骨瓣进行转移治疗,通过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证实,单纯骨移植存在生物力学支撑不足,骨吸收等缺点,因而需要具有可提供生物力学支撑的骨植入物。
多孔医用金属植入材料具有治疗骨组织创伤和股骨组织坏死等重要而特殊的用途,现常见的这类材料有多孔不锈钢、多孔钛等。作为骨组织创伤和股骨组织坏死治疗使用的多孔植入材料,其孔隙度应达到30~85%,而且孔隙最好全部连通和均匀分布,或根据需要孔隙部分连通和均匀分布,使之既与人体的骨组织生长相一致,又减轻了材料本身的重量,以适合人体植入使用。而难熔金属钽,由于它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其多孔材料有望作为替代前述等传统医用金属生物材料,成为主要作为骨组织坏死治疗的生物材料。由于金属钽对人体的无害、无毒、无副作用,以及随着国内外医学的飞速发展,对钽作为人体植入材料认知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人体植入用多孔金属钽材料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作为多孔医用植入金属钽,如果能具有很高的均匀分布连通孔隙以及与人体相适应的物理机械性能,则是保证新生骨组织正常生长的重要连接件构成材料。
目前,采用现有的多孔钽材料制成的用于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或股骨头坏死部位充填的医用植入件,是一种一端带有螺纹的棒状实体物,业内人士习惯称其为“多孔钽棒”,在临床治疗中嵌入式植入,靠骨的自然生长挤压达到固定。这种结构的“多孔钽棒”在手术中不便准确定位,且在手术中植入它时,专用手术工具夹持它的螺纹段并用力旋入,造成螺纹后端固定在股骨头皮质骨的螺纹部分减少,导致“多孔钽棒”固定不稳定,术后易脱位;在骨的自然生长过程中,骨生长缓慢且又不能持续减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棒,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中至少一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棒,包括打印棒本体,所述打印棒本体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设置于所述3D打印棒本体中心的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圆柱段和球面段的贯通孔一;
所述3D打印棒本体还包括贯通所述螺纹段一和圆柱段的若干个营养孔;所述圆柱段包括交替设置的骨小梁区和实体区一;若干个所述营养孔环绕所述贯通孔一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营养孔与所述骨小梁区交叉。
优选的,所述螺纹段一为与人体皮质骨锁合固定的实体结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骨小梁区的宽度为3-5mm,每个所述实体区的宽度为 3-5mm,所述骨小梁区的孔径为100μm-400μm,且不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营养孔的数量为4-8个,所述球面段不设置所述营养孔,所述营养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贯通孔一的直径为3mm。
优选的,所述圆柱段的中间部分为实体区二,所述螺纹段一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段的直径,所述圆柱段的直径等于所述球面段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3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