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料漏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77762.6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飞;孟奇;苏广礼;李家园;任衍杰;杨法健;郭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宣正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料 漏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料漏斗装置,安装至反应釜的进料口,投料漏斗装置包括漏斗件以及固定件,漏斗件具有安装至进料口的下料口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投料口,下料口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抵接,固定件设置于进料口以将漏斗件固定至反应釜。通过漏斗件将物料添加至反应釜内,减少操作人员与固体物料之间的接触时间,提高固体物料投放时的安全性,同时,增大下料口的内径,使下料口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抵接,固体物料能够更方便地从漏斗处的下料口处漏下,漏斗件在安装时,通过固定件将漏斗件与反应釜进行固定,既能够避免在投放固体物料时对漏斗件进行碰撞导致漏斗件位置改变与进料口之间产生磨损,同时防止漏斗倾倒而导致固体物料的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料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都要使用到固体物料,投固体料时需要从进料口投料, 500L以上的反应釜设计有人孔,投料方便;然而500L及以下的反应釜,由于釜盖空间限制不具备设计人孔,500L反应釜一般采用DN200进料口;300L及 200L一般采用DN150或DN100进料口;100L、50L反应釜则采用DN80或 DN50进料口。
对于500L及以下的反应釜,由于进料口孔径的限制,生产投料过程中一般用普通漏斗或自制漏斗投料,或用铲子投料,或直接用袋子投料;由于普通漏斗或自制漏斗下料口远小于进料口孔径,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投料方式都会造成物料泄漏,甚至造成漏斗歪倒洒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有安全隐患,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同时,由于普通漏斗或自制漏斗下料口内径的限制,块状固体投料不方便,不易从下料口进入反应釜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料漏斗装置,能够提高固体物料投放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投料漏斗装置,安装至反应釜的进料口,投料漏斗装置包括漏斗件以及固定件,漏斗件具有安装至进料口的下料口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投料口,下料口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抵接,固定件设置于进料口以将漏斗件固定至反应釜。
进一步地,进料口沿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固定件沿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投料漏斗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件和反应釜。
进一步地,进料口的内径小于200mm。
进一步地,固定件为法兰盘、卡压盘和快接盘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固定件为304、316不锈钢和PP材质中的一种制成,漏斗件为 304、316不锈钢和PP材质中的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漏斗件将物料添加至反应釜内,在添加固体物料时,固体物料直接由漏斗件的投料口处放入,经过下料口到达进料口,进入反应釜内,减少操作人员与固体物料之间的接触时间,提高固体物料投放时的安全性,同时,增大下料口的内径,使下料口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抵接,固体物料能够更方便地从漏斗件处的下料口处漏下,漏斗件在安装时,通过固定件将漏斗件与反应釜进行固定,既能够避免在投放固体物料时对漏斗件进行碰撞导致漏斗件位置改变与进料口之间产生磨损,同时防止漏斗倾倒而导致固体物料的洒出。
2、对于倾斜设置的进料口,固定件同样倾斜设置,且固定件的倾斜方向与进料口的倾斜方向垂直,确保漏斗件在安装至反应釜内时保持竖直状态,方便投料,同时避免固体物料洒出。
3、通过连接件实现固定件与反应釜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既能够保证固体物料投放时的稳定性,同时,固定物料在投放完成后,也能够及时将漏斗件进行回收,以使反应釜正常运行。
4、进料口的内径如果大于200mm,使用漏斗件进行投料则会造成工序上的浪费,同时,制作与进料口匹配的漏斗件也不利于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宣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宣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7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