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导丝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7869.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杨玉龙;高秀珍;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导丝 乳头 括约肌 切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导丝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包括主管道和手柄,主管道的头端设有开口Ⅰ;主管道内设第一导丝通道、第二导丝通道和第三通道,主管道尾部设有两个延长管;第一导丝通道头部开口端为开口Ⅰ,第二导丝通道头部开口端Ⅰ和第三通道头部开口端Ⅱ均开口于主管道侧壁上;导丝Ⅰ穿过延长管进入第一导丝通道内,导丝Ⅱ穿过延长管进入第二导丝通道内;电刀金属丝一端固定在主管道外壁上,从主管道外部经开口端Ⅱ进入第三通道内并穿出,进入延长管中并穿出后与手柄相连。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乳头插管或胆管超选时,导丝Ⅰ经头端开口进入胰管或一支肝内胆管后,通过调整方向,导丝Ⅱ容易通过侧孔进入胆总管或另一只肝内胆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双导丝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诊断和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ERCP治疗肝胆胰疾病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其操作难度系数相对较高。ERCP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胰胆管成功的选择性插管及乳头括约肌切开,部分患者因插管失败直接导致ERCP手术失败。反复的十二指肠乳头插管不仅延长的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而且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进而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临床上,为了提升ERCP手术中乳头插管的成功率,常常使导丝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进行胆管插管或胰管占据法进行胆管插管。
目前临床应用的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身呈圆柱形,头端呈锥台状,切开刀头端开口,通过导丝进行插管或造影。胆管插管时先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刀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共同通道内,再经乳头切开刀置入斑马导丝,通过调节乳头切开刀头端的方向,将导丝置入胆管或胰管内,然后拉紧导丝,使其头端呈弓形,实施乳头括约肌切开。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存在以下不足:1.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导丝进入胰管后,需在胰管内留置导丝,退出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再重新置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使用第二根导丝进行胆管插管,胰管内留置的导丝增加了括约肌切开刀方向调整的难度,导丝占据乳头内腔道,增加第二根导丝进入乳头内腔道的难度,此外第二根导丝容易沿着第一根导丝进入胰腺,因此采取双导丝法虽然增加了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但是其难度较大,操作时间较长;2.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在进行胆管超选时,切开刀带导丝进入到一支狭窄肝内胆管后,需留置导丝,退出切开刀,重新置入切开刀并插入第二根导丝进行其他胆管的超选,由于切开刀在狭窄下方难以固定,留置的导丝容易进入到同一个狭窄胆管内,并未减少进入第二个狭窄胆管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存在以下不足: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导丝进入胰管后,需在胰管内留置导丝,退出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再重新置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使用第二根导丝进行胆管插管,胰管内留置的导丝增加了括约肌切开刀方向调整的难度,导丝占据乳头内腔道,增加第二根导丝进入乳头内腔道的难度,此外第二根导丝容易沿着第一根导丝进入胰腺,因此采取双导丝法虽然增加了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但是其难度较大,操作时间较长;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在进行胆管超选时,切开刀带导丝进入到一支狭窄肝内胆管后,需留置导丝,退出切开刀,重新置入切开刀并插入第二根导丝进行其他胆管的超选,由于切开刀在狭窄下方难以固定,留置的导丝容易进入到同一个狭窄胆管内,并未减少进入第二个狭窄胆管的难度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导丝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将第一根导丝出口位于前端,可实现常规胆管及胰管插管;在普通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导丝插管,增加了胆管及狭窄胆管超选的成功率,节约手术时间;第二根导丝出口开口于导管头端侧壁,增加了两根导丝之间的角度,使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7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