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8300.1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龙;李娜;牛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 |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李小妮 |
| 地址: | 74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食用菌 菌棒刺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包括:壳体和穿孔板;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对不同大小的食用菌菌棒穿孔,所述调节装置与壳体连接;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用于快速拆装穿孔板,所述对接装置与穿孔板连接,此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穿孔板间距离,可以适配各种规格的菌棒且穿孔均匀,使菌棒内氧气含量充足且氧气分布均匀,通过对接装置快速拆装穿孔板,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的穿孔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包括了如下过程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中,通过菌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菌丝体逐渐成熟,最后产生子实体,获得菇类产品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菌棒的结构对菌丝体的发育产生很大影响。目前生产上普遍运用的培养基,是一种由培养介质装填入塑料袋后形成的棒状的培养基质,俗称菌棒。由于食用菌菌丝体的是一种好气性菌丝,在缺氧条件下,菌丝体的发育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氧气补充,而用于制作菌棒的塑料袋是由不透气的薄膜制成,这就需要菇农在生产过程中需不断地检查菌丝发育状况,通过及时刺孔来解决菌棒内补氧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菇农在生产过程中工时付出。
现有菌棒穿孔装置穿孔不够均匀且对于不同直径的菌棒,穿孔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食用菌菌棒刺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设有穿孔板;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对不同大小的食用菌菌棒穿孔,所述调节装置与壳体连接;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用于快速拆装穿孔板,所述对接装置与穿孔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有开于壳体的导向槽,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穿孔板滑动连接,可以适应各种规格菌棒。
优选的,所述对接装置包括伸缩壳体,所述伸缩壳体与穿孔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壳体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另一端与穿孔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有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体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限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限位壳体滑动连接,便于拆装。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有按压片,便于按压。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为耐磨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穿孔板间距离,可以适配各种规格的菌棒且穿孔均匀,使菌棒内氧气含量充足且氧气分布均匀,通过对接装置快速拆装穿孔板,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的穿孔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放大图。
图中:1-壳体;2-穿孔板;3-调节装置;4-对接装置;5-滑动块;6-导向槽;7-驱动杆;8-驱动块;9-转动轴;10-电动伸缩杆;11-安装板;12-伸缩壳体;13-限位块;14-限位弹簧;15-限位壳体;16-推动板;17-复位弹簧;18-推动杆;19-按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未经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8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