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维点阵结构的轻量化支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6681.X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甲瑞;翟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企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1 | 代理人: | 周辉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点阵 结构 量化 支撑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点阵结构的轻量化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各自沿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且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斜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填充有三维点阵结构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整体重量,便于组装和拆卸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点阵结构的轻量化支撑模块。
背景技术
小型轮式或履带式的特种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复杂地形的任务,比如矿井、山地等,需要适应不同的恶劣路况,因而,需要对特种机器人在复杂路面上的通行能力进行测试,为了满足特种机器人的试验要求,通常需要在试验场地浇筑永久的水泥颠簸路面,这样一来,浇筑有水泥颠簸路面的试验场地无法用做其他用途。另外,还有一种采用金属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颠簸路面试验台,但该试验台的体积大,不变拆卸和移动。为此,发明人考虑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多个支撑模块组装成颠簸路面试验台,由于支撑模块需要承受车体的重量,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还需要兼顾拆卸后的搬运,需要降低整体重量,因此,如何设计支撑模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整体重量的轻量化支撑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三维点阵结构的轻量化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矩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各自沿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且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斜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填充有三维点阵结构的支撑架。
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二支撑板高于第一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使得连接在二者之间的斜支撑板整体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角形,使用时,将多个支撑模块沿底板长度方向依次相连,就可以连接成波浪形颠簸路面,而将两组波浪形颠簸路面并排后错位设置,就可以形成试验用颠簸路面。由于斜支撑板需要承受重量,在斜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支撑架可以提高斜支撑板的整体强度,三维点阵结构具有类桁架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刚度、高比强度的机械特性,相比结构的支撑架,将其填充在斜支撑板下方,既能够保证斜支撑板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能够降低支撑模块的重量,实现轻量化,便于拆卸后的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向外突出形成的凸棱,另一侧具有与所述凸棱对应设置的凹槽,使任意一个所述底板的凸棱可插入另一个所述底板上的凹槽内;所述凸棱上具有沿竖向贯通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凹槽所在位置具有沿竖向贯通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相同间距分别沿所述凸棱和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销。
这样,将两个支撑模块的底板并排设置后,将其中一个底板上的凸棱插入另外一个底板的凹槽内,然后将两个底板相互错位设置,调整错位距离,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正对,将连接销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就可以完成组装。该结构组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底部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销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且上端具有沿径向突出的把手。
这样,就可以使连接销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销上端的把手为弯曲而成的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6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接结构、驱动装置及配料机
- 下一篇:一种水性胶粘剂原料筛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