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油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45041.7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川;王学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驱动力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20;F16C37/00;F16C33/76;F16N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得民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油冷电机,包括机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定子铁芯、第一端部绕组、第二端部绕组、转轴和转子铁芯,机壳侧壁上设置第一进油嘴,出油嘴;转轴的尾部沿其轴线开设有轴冷却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一连通所述轴冷却孔的第二进油嘴,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冷却支孔,所述轴冷却支孔连通所述轴冷却孔及所述机壳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冷却热源来提高整体的冷却效率;同时能够冷却内部的转子部件,能够避免永磁电机,由于转子温度过高引起的永磁磁钢的退磁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永磁磁钢的材料利用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同时冷却、润滑轴承,降低轴承的内外圈温差,提高轴承运行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油冷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端部绕组喷淋冷却、转子甩油的复合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对电机功率密度、转矩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着集成化的趋势,对电机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壳水冷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散热方式,但是其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绕组的热量需要经过槽绝缘、定子铁芯才能传递到机壳被冷却水带走,热量传递的路径长,散热效率低,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更是影响传递路径的热阻的大小。同时,定子绕组端部周围为空气,空气的导热系数非常低,只有0.0246W/m/K,绕组端部通过空气传热到机壳的热阻相当大,多数热量只能通过定子铁芯传递给机壳。这就导致绕组端部的热量堆积,形成热点。
电机的高热量直接影响电机的寿命及可靠性,特别对于永磁电机,高温将增大永磁磁钢退磁风险,且会降低永磁磁钢的性能。
为了降低电机端部绕组散热的热阻,有采用在绕组端部灌注有机绝缘材料的方法,该绝缘材料采用特殊设计的高导热材料,导热系数可达1~3W/m/K,通过该灌封材料形成一条新的散热路径,端部绕组的热量通过该路径直达机壳和端盖,大幅度提高了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复合油冷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油冷电机,包括中空的机壳、封闭所述机壳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中的定子铁芯、第一端部绕组、第二端部绕组、转轴和转子铁芯,所述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转轴的前部伸出所述第一端盖外,所述转轴的尾部被所述第二端盖封闭在所述机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机壳内腔的第一进油嘴,以及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机壳内腔的出油嘴;所述转轴的尾部沿其轴线开设有轴冷却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一连通所述轴冷却孔的第二进油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冷却支孔,所述轴冷却支孔连通所述轴冷却孔及所述机壳内腔。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倾斜设置若干个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所述轴冷却支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外侧分别设置有封闭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圆盘形的转子支架,所述转子支架上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支架冷却孔,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支架冷却孔的铁芯冷却孔。
优选的,所述转子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辐条,每个所述辐条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架冷却孔。
优选的,所述转子支架上设置有旋变支架,所述旋变支架上设置有环形的旋变转子,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旋变定子。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壁上设置有一弧形的导通腔,所述第一进油嘴连通所述导通腔;所述导通腔内侧对应所述第一端部绕组和第二端部绕组处设置有若干个喷油口。
优选的,所述导通腔内侧焊接有弧形的第一喷油板和第二喷油板,所述喷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油板和第二喷油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驱动力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舜驱动力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5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