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复合聚氨酯泡沫汽车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3840.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3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旭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17/10;B32B27/40;B32B27/06;B60J1/00;B60J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烨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复合 聚氨酯 泡沫 汽车 内饰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复合聚氨酯泡沫汽车内饰板,涉及汽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挡风玻璃主体,所述挡风玻璃主体包括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内玻璃层和外玻璃层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夹层,所述挡风玻璃主体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前端固定有圆杆,所述圆杆上固定有遮阳帘,遮阳帘的上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外玻璃层远离聚氨酯胶夹层的一端设置有丙烯酸涂层,丙烯酸涂层远离外玻璃层的一端设置有有机硅薄膜,所述有机硅薄膜远离丙烯酸涂层的一端设置有防辐射膜。可将遮阳帘缠绕在圆杆上,使用时将释放遮阳帘,通过遮阳帘可遮住一部分阳光,且通过圆杆的重力可拉直遮阳帘,便于遮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复合聚氨酯泡沫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的轿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到车型、强度、隔热、装配等诸多问题。汽车业与玻璃业是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业,前者属于机械制造业,后者属于轻工业,但从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玻璃技术已经完全渗入了汽车行业之中,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现在,人们总是从汽车安全和外观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汽车玻璃,不断推出新的品种。
目前,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不易遮阳,耗时耗力,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孔复合聚氨酯泡沫汽车内饰板,具有易遮阳和人体损害小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复合聚氨酯泡沫汽车内饰板,包括挡风玻璃主体,所述挡风玻璃主体包括外玻璃层和内玻璃层,内玻璃层和外玻璃层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夹层,所述挡风玻璃主体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前端固定有圆杆,所述圆杆上固定有遮阳帘,遮阳帘的上部固定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玻璃层远离聚氨酯胶夹层的一端设置有镀银薄膜,镀银薄膜远离内玻璃层的一端设置有紫外线防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玻璃层远离聚氨酯胶夹层的一端设置有丙烯酸涂层,丙烯酸涂层远离外玻璃层的一端设置有有机硅薄膜,所述有机硅薄膜远离丙烯酸涂层的一端设置有防辐射膜,所述防辐射膜远离机硅薄膜的一端设置有疏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薄膜是通过喷涂的方法将有机硅涂在表面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层是通过喷涂具有超双疏性能的纳米材料而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玻璃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放置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固定框的前端固定有圆杆,且圆杆上固定有遮阳帘,可将遮阳帘缠绕在圆杆上,使用时将释放遮阳帘,通过遮阳帘可遮住一部分阳光,且通过圆杆的重力可拉直遮阳帘,便于遮阳,然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镀银薄膜的红外线发射率高,起到隔热的效果,节能,而设置的紫外线防护层中的纳米氧化锌具有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可以吸收紫外线,且防辐射膜有效屏蔽电磁波产生的辐射,能把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波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风玻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旭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旭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3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液相离子掺杂装置
- 下一篇:灌注混凝土导管孔口防移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