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23310.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伍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鸿伟 |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包括转运部、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支撑部和控制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均设置在支撑部上;控制器分别与转运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电连接;转运部包括导轨和运输机构,导轨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二承载部的下方,运输机构与导轨相匹配,运输机构可在导轨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通过在空间上分层设置的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和转运部,可将柔性线路板载盘批量堆叠放置在第一承载部上,依靠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中承载台的开合,实现将柔性线路板载盘逐一自动装载到转运部上,完成柔性线路板自动上料,对人工操作的依赖度大幅度降低,有效提高了柔性线路板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即是承载电子元器件的主板,目前大多数手机主板均采用柔性线路板制成。随着我国手机出货量的逐年攀升,对于柔性线路板的出产效率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而柔性线路板在出厂前,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因此,柔性线路板的检测效率也较大地影响柔性线路板的出产效率。
现有的柔性线路板检测过程中,由于柔性线路板本身的材料特性,不同型号的产品外观形状也存在差异,往往采取人工上料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将线路板载盘中的线路板从载盘中取出,放入到线路板检测工位上,经测试仪器检测后,再根据结果放回到载盘内。很显然,这种方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生产效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的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包括转运部、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支撑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转运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电连接;
所述转运部包括导轨和运输机构,所述导轨沿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下方,所述运输机构与所述导轨相匹配,所述运输机构可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一对第一承载台和与所述第一承载台连接的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承载台分布在所述导轨两侧并间隔预设间距,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承载台在垂直所述导轨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承载部包括一对第二承载台和与所述第二承载台连接的至少一对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承载台分布在所述导轨两侧并间隔预设间距,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承载台在垂直所述导轨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承载台的承载面与所述第一承载台的底端面平行且间隔预设间距,所述第二承载台的承载面与所述运输机构的顶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承载台靠近所述导轨的侧端面上设有卡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均以所述导轨为对称轴分布在所述导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朝向所述导轨的侧端面设置有支撑副台,所述支撑副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承载台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连接座、升降单元和承载板,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导轨匹配连接,并可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均为气动伸缩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上料装置,通过在空间上分层设置的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和转运部,可将柔性线路板载盘批量堆叠放置在第一承载部上,依靠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中承载台的开合,实现将柔性线路板载盘逐一自动装载到转运部上,并通过转运部运输,以完成柔性线路板自动上料,对人工操作的依赖度大幅度降低,有效提高了柔性线路板的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3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屠宰车间水循环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