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9492.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人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02;F24D19/00;F24D19/10;F24D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节能型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涉及电暖加热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加热装置使用时室内干燥,加热方向不可改变的问题。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柱,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内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架板,所述架板的上方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前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架板的下方设置有雾化装置外壳,所述雾化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出口,所述外壳内部的左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外壳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暖加热装置,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使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红外线加热和介质加热等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暖风对流、远红外线辐射等途径为人体或物体供暖,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
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加热时使得室内空气干燥,同时,加热过程中不能改变暖风吹向导致室内温度不均匀,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装置使用时室内干燥,加热方向不可改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侧板,且第二侧板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柱,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内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架板,且架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内壳固定连接,所述架板的上方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前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架板的下方设置有雾化装置外壳,所述雾化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出口,所述外壳内部的左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且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第二侧板焊接连接,所述导风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壳,且固定壳与导风板焊接连接,所述固定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固定壳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固定壳的输出端安装有涡轮扇叶,所述固定壳的上端设置有导风管,且导风管贯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并延伸至出风腔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斜管,且第一斜管的上端与水箱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斜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侧板并延伸至加热装置的内部,所述第一斜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竖管,且竖管与加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竖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斜管,所述第二斜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侧板的外部,所述第二斜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第二斜管密封固定,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安装有导流板,且电磁阀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且导流板与超声波换能器固定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上方位于导流板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陶瓷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下方的前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底板,且升降装置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下方的后端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底板上方的安装有第二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人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人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9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