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8669.8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利;单任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电网 试验 故障 自动 选择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包括故障点接入模块、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短路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能够实现任意故障点的任意相与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装置、短路故障模拟装置之间的自动连接和选择切换,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人员改接线带来的工作负担和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试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终端用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电网公司服务地方经济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电网企业经济效益、践行社会承诺的重要环节。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为贯彻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电网公司持续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持续提升配电线路自动化覆盖率。
配电自动化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挥成效的重要保障,配电自动化设备包括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故障指示器、一二次融合成套开关等,在配电网中大量分布,点多面广,运行环境与状态差异较大。为保障配电自动化设备功能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挂网前需要经过入网检测、供货前检测、到货全检等流程。然而,由于配电自动化设备提供商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个省市公司检测能力差距较大,而且常规的试验室模拟测试环境与测试用例过于理想化,不能覆盖当前现场配电网多样、恶劣的运行环境,也不能真实复现现场实际故障特征,无法对馈线自动化、故障定位、信息交互、深度融合等系统级功能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合格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依然故障发生率依然偏高。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着掉线、死机、故障误判、逻辑配合错误、系统级功能协同失败等多种问题,甚至造成馈线自动化功能失效、故障定位隔离失败,严重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效果。
近几年,真型试验检测技术逐步受到业界重视,即利用真实的配电设备搭建与现场实际配电系统相似的试验环境,接入真实的10kV等级电压。真型试验相比常规实验室测试可更准确可靠的复现现场实际运行工况,对于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特征可更好地还原,从而提高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检测效果。目前,国内多地电网公司相继建设了规模不等、功能各异的真型试验场地,用于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新技术验证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设备部已明确要求,在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与环网箱入网检测环节加入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但真型试验系统中往往设置多个故障点,比如主干线路、分支线路、线路首端、线路中端、线路末端、进线、出线、母线等,而故障模拟装置数量通常较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套或者两套,试验时若更换故障点,则需要手动改接线,导致检测时接线复杂、试验周期长、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能够在配电网真型试验中自动选择切换故障点,提高测试效率,避免手动改接线带来的工作负担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的故障点自动选择切换集控装置,电路包括故障点接入模块、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短路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所述故障点接入模块由三台单相开关组成,一端连接至故障点的ABC三相,另一端连接至集控装置内部的公共母线;所述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由三台单相开关组成,一端连接至集控装置内部的公共母线,另一端三相并接在一起后连接至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装置;所述的单向开关为接触器或断路器。
所述短路故障模拟装置接入模块内部可不设置开关,直接从集控装置内部的公共母线引出三根相线即可,当然也可设置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8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