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9691.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道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阀门 电源线 紧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包括底盒和中板,中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底盒内,底盒底部设置有过线孔,底盒内设置有固线夹,固线夹插入固线夹安装孔内,中板设置在固线夹上方,中板上设置有中空的压紧柱,压紧柱扣合于固线夹的上方,固线夹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其下部设置有压紧平台,压紧平台外表面呈锥形面,与固线夹安装孔的锥形面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使得电源线能够固定于固线夹内,避免了电源线脱落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升电源线固定地稳定性与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生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阀门电源线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阀门一般由电动执行器和阀体两部分组成,电动执行器要连接电源线,为电动执行器供电,在实际使用中电动阀门的电源线经常会受到外力的拉拽,如果电源线固定不紧,有可能会把电源线拽下来,从而导致电动阀门损坏,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固定:
(1)第一种是从电动执行器壳体里面固定,一般采用塑料绑扎带进行固定,即将塑料绑扎带勒死在导线上使电源线无法从电源线孔中拉出,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紧固效果差;
(2)第二种是从电动执行器壳体外面固定,一般在壳体外部设置防水接头,通过旋紧螺帽,将电源线固定,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复杂。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方便安装,提高紧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结构复杂,紧固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包括底盒和中板,所述中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盒内,所述底盒底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底盒内设置有固线夹,所述固线夹插入固线夹安装孔内,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固线夹上方,所述中板上设置有中空的压紧柱,所述压紧柱扣合于所述固线夹的上方,所述固线夹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其下部设置有压紧平台,所述压紧平台外表面呈锥形面,与所述固线夹安装孔的锥形面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板上设置有两个中板安装孔,与所述底盒上的中板固定柱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线夹下部设置有若干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线夹与所述固线夹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线夹安装孔呈空心圆柱状,设置于所述底盒的一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板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包括底盒和中板,所述中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盒内,所述底盒底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底盒内设置有固线夹,所述固线夹插入固线夹安装孔内,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固线夹上方,所述中板上设置有中空的压紧柱,所述压紧柱扣合于所述固线夹的上方,所述固线夹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其下部设置有压紧平台,所述压紧平台外表面呈锥形面,与所述固线夹安装孔的锥形面相适配,从而使得电源线能够固定于固线夹内,避免了电源线脱落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升电源线固定地稳定性与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生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装配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底盒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动阀门电源线紧固结构中板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9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