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光配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8520.X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3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瑞;颜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412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光配线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光配线单元,包括机壳、螺旋筒、连接块、配线座和安置框,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设有配线板,且配线板的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安置框,并且安置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延伸至安置框的外部并固定有配线座,所述配线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配线接口,安置框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卡槽,且卡槽位置处的连接块外壁上皆设有卡块,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有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光配线单元使用时的配线效果,提高了光配线单元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延长了光配线单元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度光配线单元。
背景技术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稳定性与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FTTX的大潮已经来临,随着开通业务的需求大量增加,在光纤配线系统中,需要对大量的光路进行配线,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光配线单元。
目前市面上的光配线单元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光配线单元密度较低,导致其配线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时常困扰着人们;
(2)现有的此类光配线单元不便于进行快速安装处理,导致其安装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
(3)现有的此类光配线单元不便于对配线接口进行升降处理,导致其裸露于机壳的外部,进而易因外界因素而产生损坏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光配线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光配线单元密度较低、不便于进行快速安装处理以及不便于对配线接口进行升降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光配线单元,包括机壳、螺旋筒、连接块、配线座和安置框,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设有配线板,且配线板的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安置框,并且安置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延伸至安置框的外部并固定有配线座,所述配线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配线接口,安置框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卡槽,且卡槽位置处的连接块外壁上皆设有卡块,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有定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机壳底部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丝杆一端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旋筒,螺旋筒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远离螺旋筒的一端与配线板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带动配线板进行升降处理。
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螺旋筒一端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一侧的机壳内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机壳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旋柄,旋柄的一端贯穿机壳并与第二齿轮的外壁相连接,以便带动丝杆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螺旋筒远离配线板一侧的机壳内壁上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外部并与螺旋筒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对螺旋筒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销孔、脚座以及定位销,所述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有脚座,以便对机壳进行定位安装处理。
优选的,所述脚座顶部的一侧设有销孔,且销孔位置处的脚座顶端安装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底端贯穿销孔并延伸至脚座的外部,使得脚座定位于安置平台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密度光配线单元不仅提高了光配线单元使用时的配线效果,提高了光配线单元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延长了光配线单元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8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植西红柿间苗除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