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5631.5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林;武倡臣;张松;王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朝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郭龙龙 |
地址: | 562101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拉钩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包括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第一拉钩的前端中心通过销轴与第二拉钩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拉钩的下侧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曲尺、圆环、直杆、摩擦块、弹簧、扳手和第一涡卷弹簧,所述扳手的后端左侧设有第一涡卷弹簧,所述第一涡卷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扳手和第一拉钩固定相连。该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扳手、第一涡卷弹簧、直杆、摩擦块、曲尺、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之间的配合,直杆上端的摩擦块与曲尺紧密贴合形成摩擦固定,从而使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开合角度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仪器不能对开合角度进行固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
背景技术
手术拉钩是医生手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器械,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减少患者的创伤痛苦,医生一般在人体表面切开的创口较小,而病变位置较深,手术部位视野受限时用来移动手术部分阻挡视线组织的器械。
但是由于手术过程有时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长时间的拉伸并且要尽量减小拉钩的抖动,保持拉钩开合角度对医生来说是非大的体力消耗,同时仍存在现有技术仪器的保护帽没有固定存放地点容易丢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仪器不能对开合角度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包括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第一拉钩的前端中心通过销轴与第二拉钩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拉钩的下侧安装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曲尺、圆环、直杆、摩擦块、弹簧、扳手和第一涡卷弹簧;
所述圆环的后端与第一拉钩固定相连,所述圆环的内壁与曲尺间隙配合,所述曲尺的左端与第二拉钩固定相连,所述曲尺的下端中心与摩擦块紧密贴合,所述摩擦块的下端与直杆固定相连,所述直杆的外壁上端与圆环间隙配合,所述直杆的外壁下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圆环和直杆固定相连,所述直杆的下端与扳手紧密贴合,所述扳手的左端内壁通过销轴与第一拉钩转动相连,所述扳手的后端左侧设有第一涡卷弹簧,所述第一涡卷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扳手和第一拉钩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直杆和圆环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钩的左端上侧安装有伸缩装置;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筒、斜杆、拉簧、滑块和保护帽;
所述套筒的下端内壁通过销轴与第二拉钩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内壁上端间隙配合有斜杆,所述套筒的内壁下端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斜杆和套筒固定相连,所述斜杆的外壁上端与滑块间隙配合,所述滑块的右端与保护帽固定相连,所述保护帽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倾斜角度为76°。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左端安装有夹持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竖板、支座、转轴、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第二涡卷弹簧;
所述竖板的右端中心与滑块固定相连,所述竖板的左端上下两侧均固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端与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右端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夹爪的前端设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的右端与转轴转动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涡卷弹簧均位于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二涡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下端外壁套接有海绵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外科手术拉钩固定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朝林,未经刘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5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雾化吸入器的内部气流改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射剂可撕裂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