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线圈新型缠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089.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多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吴超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线圈 新型 缠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新型缠绕结构,涉及电器制造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两端均嵌入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盘和主动齿轮盘,且从动齿轮盘和主动齿轮盘啮合,从动齿轮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涡状线圈,中心柱外周面上等角度环形阵列开设有三个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背离中心柱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滑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涡状线圈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主动齿轮盘利用各部件配合使得三个弧形板同时背离中心柱移动,进而适配于不同直径需要的电感线圈缠绕,同时增强了整体装置的一致性,简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制造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线圈新型缠绕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现有技术中电感线圈的缠绕一般都是通过缠绕机进行,但是现有的缠绕机在对于不同直径要求的电感线圈缠绕时,通常都是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中心柱来完成,因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同时适配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新型缠绕结构,通过转动主动齿轮盘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盘转动,从动齿轮盘的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涡状线圈转动,涡状线圈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三个限位板移动,从而使得与限位板固定连接的滑块移动,进而使得三个弧形板同时移动背离中心柱,解决了现有的缠绕机适配性较低,同时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感线圈新型缠绕结构,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上等角度环形阵列滑动连接有三个滑块,便于带动弧形板移动,所述中心柱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固定连接有螺纹筒,便于与缠绕机的动力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的外周面上等角度环形阵列开设有三个滑槽,便于滑块的放置,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便于两个齿轮盘的放置,且凹槽内侧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盘,便于涡状线圈的放置,所述从动齿轮盘与凹槽底部相邻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涡状线圈,便于带动限位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盘异于固定涡状线圈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盘,便于带动从动齿轮盘转动,且主动齿轮盘的外周面与凹槽内侧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盘背离从动齿轮盘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便于带动内齿轮及时复位,且复位弹簧背离主动齿轮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齿轮,便于与外齿轮环配合,防止主动齿轮盘随意转动,所述内齿轮背离复位弹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便于带动内齿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圈,便于外齿轮环的放置,且套圈的背离中心柱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环,便于与内齿轮配合,完成对于主动齿轮盘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筒的长度大于凸块至中心柱另一端的距离,且螺纹筒的外径等于凸块的内径,保证螺纹筒与缠绕机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便于带动滑块移动,且限位板与涡状线圈啮合,所述滑块背离中心柱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便于对中心柱的延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心柱外周面上等角度环形阵列开设有三个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背离中心柱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当需要不同直径的电感线圈时,移动滑块使其带动弧形板背离中心柱,从而适配于不同直径需要的电感线圈缠绕,增强了整体装置的适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多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多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余热利用型燃油气蒸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