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动物创面模型的皮肤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73349.5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郭;陈佳龙;钟爱梅;孙家明;周牧冉;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物 创面 模型 皮肤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创面实验模型皮肤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环和遮挡盖,所述固定环中空区域的面积与动物创面试验模型中的创面大小相匹配,在固定环环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遮挡盖嵌设在固定环的中空区域,在遮挡盖对应固定环中空区域的位置设有透明观察视窗,并在透明观察视窗上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将动物创面遮盖避免其感染,又解决了目前建模中因动物本身的皮肤弹性及皱缩等原因,影响实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实验可信度的问题,而且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局部创面及观察窗的大小,方便创面愈合情况的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创面实验模型皮肤固定器。
背景技术
急、慢性创面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伤类伤情复杂,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基础科研中为了探索人体皮肤创面的治疗方法及愈合机制,往往需要实验动物皮肤创面建模,以具体分析人为损伤后动物创面的愈合情况。其中,大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目前在大鼠皮肤建立创伤模型进行皮肤创面研究时,由于大鼠暴躁易怒,若对创面直接予以消毒后无任何覆盖,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其创伤面无法自然愈合,而简单的给予纱布、敷料等覆盖,也会由于动物本身的皮肤弹性及皱缩等原因,造成创面初始大小不定、愈合速度不等,难以评估实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乃至严重影响实验可信度;而且创伤面被覆盖住,无法观察创面恢复情况,创面不通风,影响伤口的愈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动物创面模型的皮肤固定器,该固定器既可以将动物创面遮盖避免其感染,又可以解决目前建模中因动物本身的皮肤弹性及皱缩等原因,影响实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实验可信度的问题,还方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创面实验模型皮肤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环和遮挡盖,所述固定环中空区域的面积与动物创面试验模型中的创面大小相匹配,在固定环的环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遮挡盖嵌设在固定环的中空区域,在遮挡盖对应固定环中空区域的位置设有透明观察视窗,并在透明观察视窗上开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遮挡盖是由直径大于固定环直径的上盖板和直径与固定环内径相匹配的嵌入部组成,并通过嵌入部嵌设在固定环的中空区域。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设有6~10个,等距分布在固定环的环面上,且每个固定孔从固定环的上环面贯穿至下环面。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孔设置在遮挡盖的中心位置,且透气孔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和遮挡盖均为3D打印的硬质透明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直接利用立体光刻打印机快速大批量制备,使用时,直接与动物创面皮缘缝合固定,简单方便,固定在动物创面模型中皮肤创面处,既可以将动物创面遮盖避免其感染,又解决了目前建模中因动物本身的皮肤弹性及皱缩等原因,影响实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实验可信度的问题,而且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局部创面及观察窗的大小,方便创面愈合情况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环和挡盖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环,2—遮挡盖,200—上盖板,201—嵌入部3—固定孔,4—透明观察视窗,5—透气孔。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3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显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