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2937.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奉才;胡佳晨;郑阳;刘继东;余湛;张章;李连福;王加华;王欢;王湘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恒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7 | 分类号: | F24T1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原位 热脱附 热量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包括外套管,预埋在土壤中,其顶部和底部封口,侧壁设有烟气排放口;内套管,同轴设置于外套管内侧,内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回收烟气注入口,内套管的底部开口,并与外套管的底部保持预定间隔;冷凝水排放管,其下端延伸至内套管的底部与外套管的底部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同心套管结构,将回收烟气引入外套管与周围土壤进行二次热交换,并由冷凝排放管及时将冷凝液排放,进一步回收烟气热量,降低烟气温度,实现了烟气回收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排烟系统的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热脱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
背景技术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通过热交换,加热土壤中有机污染组分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挥发并与土壤介质相分离的过程。热脱附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
目前欧美国家土壤热脱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或原位修复,但是诸如热量利用率低使得相关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限制了热脱附技术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我国原位热脱附技术中常用的一般为通过燃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温度一般不小于600℃,高温烟气流经埋设在土壤中加热井与管道周边土壤进行热交换,进而对土壤进行加热,经热交换后的烟气直接引入冷凝系统冷却后直接排放,然而,高温烟气经加热井与周围土壤热交换后仍有较高温度,大约在300℃,若直接排放,一方面导致排烟管道过热、排烟风机损坏等问题,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设备对高温烟气进行二次利用,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排烟系统的负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加热井高温烟气排放不仅浪费能源,还容易引起排烟系统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能够实现烟气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热量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了烟气排放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包括:
外套管,预埋在土壤中,其顶部和底部封口,侧壁设有烟气排放口;
内套管,同轴设置于外套管内侧,内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回收烟气注入口,内套管的底部开口,并与外套管的底部保持预定间隔;
冷凝水排放管,其下端延伸至内套管的底部与外套管的底部之间。
较佳地,在所述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中,所述内套管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筛孔。
较佳地,在所述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中,所述冷凝水排放管的外侧涂覆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同心套管结构,将回收烟气引入外套管与周围土壤进行二次热交换,并由冷凝排放管及时将冷凝液排放,进一步回收烟气热量,降低烟气温度,实现了烟气回收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排烟系统的工作负荷。
此外,通过在内套管下部侧壁开设筛孔,避免烟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液堵塞井体。
附图说明
图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土壤原位热脱附的热量回收井示意图。
元件标号
1-内套管
2-外套管
3-烟气排放口
4-回收烟气注入口
5-冷凝水排放管
6-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恒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恒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2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带放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尘罩用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