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6961.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曹敏;何在富;彭世键;林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2106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除尘 排废机风刀腔体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包括风刀本体,所述风刀本体内设置有空腔,风腔内中部经一横隔板分隔为前侧的风腔A、后侧的风腔B,横隔板上下分别连接风刀本体,风刀本体前侧面下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连通风腔A的进风口A,风刀本体上端面设置有连通风腔A的出风口A、连通风腔B的进风口B,风腔B内底部沿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连通的风腔A的通孔,本设计出风与吸风的均匀性好,风速较快,气流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产品在进行下一工序的转换时,都需要用到吹风装备。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是行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吹风设备之一,有着除水、除尘、清洁、干燥等应用,广泛适用于汽车、电子、化学、印刷、金属、橡塑、食品及医药等行业。
传统的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功能单一,通常只具有吹风功能,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出风口一般设置为呈线性排列的风嘴式,风从这些风嘴式出风口中吹出,出风不均匀且出风利用率低,同时制造排列精密的出风口需消耗较多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包括风刀本体,所述风刀本体内设置有空腔,风腔内中部经一横隔板分隔为前侧的风腔A、后侧的风腔B,横隔板上下分别连接风刀本体,风刀本体前侧面下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连通风腔A的进风口A,风刀本体下端面罩设有通气罩,通气罩上沿横向设置有竖直的出风口B,风刀本体上端面设置有连通风腔A的出风口A、连通风腔B的进风口B,风腔B内底部沿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连通通气罩与风腔A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风腔A内顶部设置有压缩块,压缩块内设有压缩风道,压缩风道上端连通出风口A、下端连通空腔,压缩风道包括由上至下交错设置依次连通的大尺寸部、小尺寸部,压缩风道首末端分别为大尺寸部、小尺寸部。
进一步的,所述风刀本体上侧面中部为内凹的圆弧面,出风口A为上端向内斜置的条缝,出风口A上端连通圆弧面,进风口B为上端向内斜置的条孔,进风口B上端连通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进风口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锐角的范围为60-80度。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罩与隔离膜除尘排废机风刀腔体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由远离出风口B处至靠近出风口B处其孔径递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不同情形的生产场合,出风与吸风的均匀性好,风速较快,气流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风腔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风刀本体;2-密封垫板;3-通气罩;4-出风口B;5-进风口A;6-出风口A;7-进风口B;8-横隔板;9-通孔;10-风腔A;11-风腔B;12-压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6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阻呼吸训练服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