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4462.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4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覃波;李振华;周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方远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1D35/02;A61L11/00;A61L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张仁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加热 过滤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其包括收集箱,收集箱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收集箱的一侧设有污水桶,收集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筒上插接有输出管,箱体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右侧设有过滤网,箱体的顶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盒,加热盒的底部设有加热板。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设置的加热盒可以将垃圾进行加热,使得垃圾中的大部分细菌被杀死,避免了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恶臭的气味以影响居民的生活,同时,设置的污水桶可以对污水进行单独的收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厨余垃圾通常直接扔入垃圾袋中送往垃圾站处理,由于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需先进行简单的加热杀菌然后再过滤才不会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恶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有污水桶,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筒上插接有输出管,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右侧设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盒的中间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左侧设有干垃圾加热槽,所述隔离板的右侧设有湿垃圾加热槽,所述污水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桶体的表面设有提拉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滑槽,所述加热盒的底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滑槽相适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取料口,所述取料口的表面卡接有与取料口相适配的取物盖。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盒的一侧设有左右对称的挡板,一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另一个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盒的两侧靠近表面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挡板的背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插块,所述插块与连接槽相适配,所述挡板的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有握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端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连接口,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连接口插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的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口相适配的封口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餐厨垃圾加热过滤处理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加热盒可以将垃圾进行加热,使得垃圾中的大部分细菌被杀死,避免了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恶臭的气味以影响居民的生活,同时,设置的污水桶可以对污水进行单独的收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加热盒结构拆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污水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方远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方远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4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