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1865.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庆;张小虎;徐青;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2 | 分类号: | F21V17/12;F21V17/10;F21V19/00;F21W10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武志宏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灯具 后位灯发 光面 面罩 配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包括透光面罩、发光面和壳体,所述透光面罩的边缘通过不透光面罩与所述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下端采用不透光饰圈包裹,且所述不透光饰圈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紧固连接;所述发光面的上端设置有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卡接固定,且所述卡扣结构及所述发光面的上端发光边界位于上端的不透光面罩背后。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上的优化,减小了整灯Z向空间尺寸,满足了造型要求,而且无额外费用的增加和投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后尾灯主要集成有后位灯、刹车灯、后雾灯、倒车灯、回复反射器等功能。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厂商对汽车外形设计越来越重视。当前,汽车尾灯技术已不仅仅是满足其功能性的要求,同时也更加的注重设计感与辨识度。汽车厂商也非常愿意投入大部分费用去设计开发一款具有自己特色的车型,作为整车后部亮点的尾灯,在设计时成为主机厂展现设计功力的重点。
目前,市面上汽车尾灯样式多种多样,十分漂亮。特别是贯穿式后尾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汽车,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贯穿式尾灯点亮效果,视觉冲击力更强,也因此让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贯穿式后尾灯中间贯穿区域的后位灯通常设计成细长状的造型特征,才能体现整灯整体修长犀利视觉效果,Z向(汽车高度方向)尺寸越小,才越能提升整灯精致感,整体视觉效果不显笨重。但目前市面上的部分车型的贯穿式尾灯,功能布置位置通常位于尾灯Z向中间区域,发光边界距离面罩边缘距离大,造成贯穿式尾灯中间贯穿区域Z向尺寸需求较大,存在中间贯穿区域Z向尺寸较大,视觉效果不佳,显笨重等缺陷。因此减小贯穿式尾灯Z向尺寸,将成为工程研究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 旨在缩减后位灯发光边界与面罩边缘的尺寸需求,从而有助于整灯Z向尺寸的缩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包括透光面罩、发光面和壳体,所述透光面罩的边缘通过不透光面罩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发光面下端采用不透光饰圈包裹,且所述不透光饰圈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紧固连接;所述发光面的上端设置有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卡接固定,且所述卡扣结构及所述发光面的上端发光边界位于上端的不透光面罩背后。
进一步,所述透光面罩的边缘通过所述不透光面罩与所述壳体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不透光饰圈采用双色注塑不透光的饰圈。
进一步,光导通过光导支架设置在所述不透光饰圈上,且所述光导位于所述发光面后方。
该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发光面上端采用卡扣结构与壳体连接,且后位灯上端靠近灯具面罩边缘侧的发光边界直接采用了面罩不透光区域去遮挡,而不采用不透光饰圈去遮挡,减小了后位灯上端发光边界与面罩边缘的距离,减小了整灯Z向尺寸。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上的优化,减小了整灯Z向空间尺寸,满足了造型要求,而且无额外费用的增加和投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汽车尾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汽车灯具后位灯发光面与面罩的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光面罩;2—不透光面罩;3—发光面;4—光导;5—光导支架;6—壳体;7—螺钉;8—不透光饰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1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楼宇智能化布线器
- 下一篇:一种光纤恒阻锚索应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