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硅碳棒成型坯料的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1529.9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程俊卿;程航;刘金伟;刘栓;王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奥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23/08;F26B3/347;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棒 成型 坯料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硅碳棒成型坯料的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呈矩形设置的贯穿孔,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上侧壁设有两个微波加热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烘干箱的内侧上壁设有加热风干装置,所述烘干箱的底侧设有散热网,所述底板上侧设有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使得硅碳棒成型坯料烘干均匀,可同时内外一起烘干,而且烘干速度快,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碳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硅碳棒成型坯料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
硅碳棒在制作成成型后的坯料需要将其中的水分蒸发,再将其进行打包装箱。
但现有技术中,硅碳棒成型坯料其中的水分一般都是采用风干或简单的放置在加热箱内烘干,这样使得硅碳棒成型坯料烘干不均匀,不能同时内外一起烘干,而且烘干速度慢,实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硅碳棒成型坯料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硅碳棒成型坯料的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呈矩形设置的贯穿孔,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上侧壁设有两个微波加热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烘干箱的内侧上壁设有加热风干装置,所述烘干箱的底侧设有散热网,所述底板上侧设有传送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微波热源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热风干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在烘干箱的内侧上壁,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开口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散热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烘干箱的上侧壁并位于通风管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风扇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板和第二电机,每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每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穿过烘干箱两侧壁上的贯穿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底板的底侧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内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烘干箱的侧壁上设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烘干箱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烘干时启动两个微波热源管,两个微波热源管均位于传动带的上方,微波热源管可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传动带上的硅碳棒成型坯料,通过微波加热原理,使得坯料从内部开始干燥,内外干燥速度均匀,再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启动风扇叶转动,风扇叶旋转将带动空气流动,使得通风管的底端不断向外吹风,同时启动散热器,进而使得从通风管的底端向外侧吹出干燥的热风,干燥的热风将吹在传动带上,可快速带走传动带上硅碳棒成型坯料中的水分,通过微波烘干和热风烘干可快速将传动带上硅碳棒成型坯料烘干,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使得硅碳棒成型坯料烘干均匀,可同时内外一起烘干,而且烘干速度快,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奥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奥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