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距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0925.1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涵涡智航科技(玉溪)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距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板,连接板;所述旋转气缸由连接部件固定安装到旋转气缸安装板上;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到旋转气缸安装板的两端部;还包括盘形凸轮,载物台,滑块,滑轨和底板;所述盘形凸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轮槽;所述载物台下端部包括凸起的圆柱,其中圆柱和盘形凸轮的凸轮槽相配合,且所述载物台凸起的圆柱插入凸轮槽中,沿凸轮槽滑动;所述底板和滑轨均穿过载物台中间的镂空位置;滑块沿滑轨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距机构,结构简单,装卸简便,利用盘形凸轮实现了变距,空间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距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产品从上工位移动到下工位的时候,由于各工位的机构大小问题,经常需要改变产品之间的间距。
专利文献CN208345274U公开了一种变距机构,该结构包括模组固定板,所述模组固定板用于承载各部件以及与加工设备相连;丝杠组件,所述丝杠组件包括与所述模组固定板相连的丝杠固定座以及丝杠,所述丝杠一端连接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相连,所述第二同步轮与驱动器的输出轴相连。该机构通过丝杠组件带动变距模板沿所述直线导轨运动,带动转轮延斜槽滑动进而带动吸嘴支架运动,实现多个所述吸嘴支架之间的距离变化。吸嘴可以对工件进行吸附,实现对工件工位的变距调整移动。该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具有控制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专利文献CN2712676提出了拧紧机输出轴同步变距机构,该机构主要由前转动板、后板、中心轴、偏置输出轴四部分组成。前转动板、后板从前到后依次固定在中心轴上,前转动板能绕后板中心相对转动,前转动板上开设有沿径向伸展的凸轮槽,该凸轮槽的与偏置输出轴一一对应,后板上相应开有圆弧槽,偏置输出轴的工作端通过圆弧槽、凸轮槽被卡紧在后板、前转动板上,偏置输出轴的工作端从前转动板伸出。所述输出轴变位机构结构简单,能满足至少两个预定圆周上螺栓/螺母的拧紧,偏置输出轴同步变距过程简单轻巧,能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文献CN209793780U公开了一种变距夹料装置,属于工业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机架、调距组件和若干个夹爪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固定座、变距气缸、直线导轨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若干个凸轮槽,所述活动板的下端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面设有与凸轮槽配合的滑动件,且所述调节板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活动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调节板的滑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利用变距气缸推动活动板移动,进而驱使调节板上的滚轮沿凸轮槽滑动,使得调节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夹爪组件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不同间距物料的夹持,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以上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均是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其中专利CN208345274U通过过丝杠组件带动变距模板沿直线导轨运动,带动转轮沿斜槽滑动进而带动吸嘴支架运动,实现多个所述吸嘴支架之间的距离变化;专利 CN2712676满足的是圆周上螺栓/螺母的拧紧,且存在上下两个板;专利文献 CN209793780U结构较为复杂。这三个均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一样。基于以上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距机构,结构简单,装卸简便,利用率盘形凸轮实现了变距,空间更加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距机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距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板,连接板;所述旋转气缸由连接部件固定安装到旋转气缸安装板上;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到旋转气缸安装板的两端部;还包括盘形凸轮,载物台,滑块,滑轨和底板;所述盘形凸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轮槽,且凸轮槽沿盘形凸轮的中心成中心对称;所述载物台下端部包括凸起的圆柱,其中圆柱和盘形凸轮的凸轮槽相配合,且所述载物台凸起的圆柱插入凸轮槽中,沿凸轮槽滑动;所述底板和滑轨均穿过载物台中间的镂空位置;滑块沿滑轨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涵涡智航科技(玉溪)有限公司,未经涵涡智航科技(玉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0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割废丝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