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078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奇;邱水发;谢秋平;杨基超;胡兵;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正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宋佳 |
地址: | 2245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料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包括撑杆、顶盖、滤芯和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物料输出口和物料输入框,所述罐体与顶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环形固定圈,所述滤芯置于环形固定圈上,所述滤芯内部设有亲油材料层,所述亲油材料层上部设置有可移动的格栅板,所述亲油材料层底部焊接有支撑格栅,所述顶盖上部设置有井字形加强框架,所述顶盖的周围设置有若干短接法兰,所述撑杆穿过短接法兰的内部,所述螺纹结构外设置有相配合的丝口法兰;本实用新型通过撑杆顶部的螺纹向下挤压滤芯,由于滤芯中的亲油材料可以把油份充分吸收,整个装置操作方便,加快了分离速度保证了分离效果,填料更换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油分离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除油分离装置主要采用大容积沉降槽静置分离的方法,该方法所需分离槽容积大,占地面积广,生产成本极高,虽然技术简单有效,但对于一般的工厂来说不容易实现。
现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利用亲油材料吸附分离的装置,但这些装置都存在填料固定、拆装等问题,出现故障时更换费时费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此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去油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包括撑杆、顶盖、滤芯和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物料输出口和物料输入框,所述罐体与顶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环形固定圈,所述滤芯置于环形固定圈上,所述滤芯内部设有亲油材料层,所述亲油材料层上部设置有可移动的格栅板,所述亲油材料层底部焊接有支撑格栅,所述顶盖上部设置有井字形加强框架,所述顶盖的周围设置有若干短接法兰,所述撑杆穿过短接法兰的内部,所述撑杆上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外设置有相配合的丝口法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固定圈下方通过三角支撑与罐体焊接为一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输出口和物料输入框位于罐体的同一侧,所述物料输出口置于物料输入框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形成为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底部和顶部外圈焊接有圆环,所述滤芯和环形固定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环的内直径大于环形固定圈的内直径,所述圆环与滤芯外壁之间焊接有三角支撑,所述滤芯的顶部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鞍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鞍座垂直设置且通过螺栓与滤芯连接,所述鞍座内的螺栓垂直设置且有螺纹的一端在下方,所述鞍座下方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直径小于滤芯的内直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接法兰的中心垂直投影在滤芯外侧的圆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这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通过撑杆顶部的螺纹向下挤压滤芯,由于滤芯中的亲油材料可以把油份充分吸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加快了分离速度保证了分离效果,填料更换简单,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油填料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撑杆;2-顶盖;3-滤芯;4-密封圈;5-物料输出口;6-物料输入口;7-罐体;8-环形固定圈;9-圆环;10-鞍座;11-亲油材料层;12-格栅板;13-支撑格栅;14-加强框架;15-短接法兰;16-螺纹结构;17-丝口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正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正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0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物料中和反应用PH调节装置
- 下一篇:投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