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釉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68345.0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少武;黄奕山;黄钟喜;黄汉良;何翠蓉;钱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浸釉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浸釉池以及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升降底座、翻转台、伸缩座、基座及气胀轴,其中,翻转台位于升降底座上,伸缩座与翻转台连接,伸缩座通过第一气缸控制基座伸缩,气胀轴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进料输送带与出料输送带分别位于移动设备两侧,且浸釉池位于移动设备与出料输送带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带运送产品,由转移设备将产品批量进行提取、翻转、浸釉及出料,整个流程快速自动化运作,无需人工操作,不仅能够稳定施油,提高产品的质量,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釉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在坯体成型后通常需要经过过釉处理后再进行烧成,大多数厂家采用人工施釉,这种方式虽然可保证釉面均匀,然而效率则大打折扣,且人工施釉操作距离近,釉料颗粒对人体有害,长期生产操作对操作者的身体造成损伤。目前,现有技术中有施油机及浸釉机能够解决人工施油的弊端,但这类设备通常还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无法完成自动化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釉设备,能够通过自动上料,翻转浸釉,出料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浸釉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浸釉池以及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升降底座、翻转台、伸缩座、基座及气胀轴,其中,翻转台位于升降底座上,伸缩座与翻转台连接,伸缩座通过第一气缸控制基座伸缩,气胀轴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进料输送带与出料输送带分别位于移动设备两侧,且浸釉池位于移动设备与出料输送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输送带与出料输送带上均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放置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方具有固定产品的孔位,定位座侧部具有能够与气胀轴插接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输送带上方设置有若干吹气头。
本实用新型的浸釉池水平位置低于出料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底座通过第三气缸驱动支架,且翻转台安装于支架上,翻转台通过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轴贯穿支架连接翻转台,轴与支架之间采用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连续性批量浸釉作业,能够保持稳定的浸釉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整个生产流程自动化运行,无需人工操作,更为高效,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浸釉实施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浸釉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1,出料输送带2,浸釉池3以及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升降底座4、翻转台5、伸缩座6、基座7及气胀轴8。
进料输送带1与出料输送带2上均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用于放置定位座13,所述定位座13上方具有固定产品的孔位,产品即为陶瓷坯体,定位座13为橡胶材质,通过将陶瓷坯体底部固定在定位座13的孔位上,具体为嵌入式固定,能够使陶瓷坯体稳定的与定位座13连接。为了方便定位出料,在出料输送带2上也可以设置定位槽。
定位座13侧部具有能够与气胀轴8插接的定位孔131,具体为气胀轴8能够插入定位孔131中完成连接,并以此可以通过气胀轴8带动定位座13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8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