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带提醒功能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67808.1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王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H04B1/16;H04B17/20;G08B3/10;G08B21/2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吕娟 |
| 地址: | 21214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提醒 功能 无线 能量 接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能量接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带提醒功能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上连接有信号接收模块、中央处理器、滤波整流单元和信号检测模块,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外壳的上端面后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灯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报警器和状态指示灯,能够实时检测信号接收状态,并提醒使用用户无线信号能量接收中断,同时使用用户可以直接查看信号接收强弱状态,能够及时发现无线信号接收过程中的故障,快速对故障点进行检查维修,提高无线信号能量接收的稳定性和接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能量接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带提醒功能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属于无线能量接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电磁感应耦合式、磁共振式和辐射式,其中电磁感应式能量传输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但是该方式的传输距离非常短,一般只能毫米级的距离内实现能量传输;磁共振式的能量传输方法属于近场无线传输技术,传输媒介为共振磁场,通过谐振线圈的高频交流电能与接收线圈产生同频磁场,形成强耦合的能量传输隧道,可以进行中距离的能量传输。
现有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在使用时没有报警和接收状态显示功能,导致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大大降低无线信号能量接收的稳定性和接收效率,影响无线能量接收系统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带提醒功能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通过设置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报警器和状态指示灯,能够实时检测信号接收状态,并提醒使用用户无线信号能量接收中断,同时使用用户可以直接查看信号接收强弱状态,能够及时发现无线信号接收过程中的故障,快速对故障点进行检查维修,提高无线信号能量接收的稳定性和接收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智能化带提醒功能的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部后侧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信号接收天线,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凸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凸块固定连接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上连接有信号接收模块、中央处理器、滤波整流单元和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天线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滤波整流单元和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后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底端对应所述支撑凸块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手动伸缩杆,均匀分布的所述手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底座,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部后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端口,均匀分布的所述连接端口设置在对称分布的所述信号接收天线之间。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天线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信号接收天线与所述信号接收天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扩音孔,均匀分布的所述扩音孔呈圆形对称分布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为矩形槽结构,所述支撑底座为条形板结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均匀分布的所述状态指示灯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绿色、黄色、红色和橙色,所述状态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为西门子CPU1512SP-1PN处理器,所述报警器为KH-405-B蜂鸣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SY88933ALKG信号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7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温控仪表安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零件内外表面镀黑铬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