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45505.X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9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利顺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70/20 | 分类号: | B31B70/20;B31B70/74;B31B70/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创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53 | 代理人: | 田宇 |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编织袋 自动 裁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外壁安装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布料辊,且布料辊的外壁设置有夹盘,所述夹盘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调节弹簧,且调节弹簧的一端安装有调节螺母。该实用新型通过吸气口、吸气管和吸风机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将装置在裁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屑与残碎布料进行吸收集中处理,在装置整体运行时不易造成裁切刀的停滞,有利于保障装置的运行流畅性,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辊轴和夹盘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夹盘对布料辊的送料限位与导向作用,不会造成布料的滑位移动,有利于保持布料的整体平整性,方便于后续裁切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
背景技术
编织袋,塑料袋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包装、食品包装、旅游运输等行业,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家、人民逐渐淘汰了普通塑料包装袋的使用,转而更加青睐更加环保且可以循环使用的再生编织袋,因为编织袋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出现再生编织袋的自动裁切机,用来对于再生编织袋进行裁剪以供后续使用。
现有的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在裁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屑和编织袋的残碎布料,在装置整体运行中容易造成裁切刀的滞停,影响后续装置操作处理,不利于装置运行的流畅性,容易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现有的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的布料辊在送料过程中由于装置的震动,容易造成布料的滑位移动,造成布料的褶皱,最终影响编织袋裁切的平整度,不利于续再生编织袋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在裁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屑和编织袋的残碎布料,在装置整体运行中容易造成裁切刀的滞停,影响后续装置操作处理,不利于装置运行的流畅性,容易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现有的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的布料辊在送料过程中由于装置的震动,容易造成布料的滑位移动,造成布料的褶皱,最终影响编织袋裁切的平整度,不利于续再生编织袋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外壁安装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布料辊,且布料辊的外壁设置有夹盘,所述夹盘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调节弹簧,且调节弹簧的一端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机体,且裁切机机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裁切刀,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储存箱,且储存箱的内壁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外壁开设有吸气口。
优选的,所述布料辊的形状大小与辊轴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夹盘的形状大小与布料辊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并且夹盘的直径大于布料辊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辊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螺母,且辊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并且螺纹的形状大小与调节螺母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调节弹簧与夹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储存箱的内壁并延伸至限位管的内壁,且连接管与吸风机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伸缩软管通过吸气管与裁切刀活动连接,且伸缩软管为Z形伸缩软管。
优选的,所述吸气口为长方形吸气口,且吸气口与裁切机机体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辊和布料辊组合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至七十五度,且导辊的直径小于布料辊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再生编织袋用自动裁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利顺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市利顺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5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