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电缆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6135.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鑫;杨智;曾宪龙;戴喜;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德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邵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电缆 连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电缆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模;外壳为具有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该外壳外表面设置有通孔,中空内壁上设置有筋条;内模为一体成型的实体结构,该内模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当内模插入外壳配合组装时,内模外表面的凸块适配卡入到外壳外表面设置的通孔内,外壳中空内壁上的筋条适配卡入到内模外表面的凹槽内,以使内模牢固与外壳组装为高速电缆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内模高压成型改善了注塑实体存在空隙的问题,避免塑胶中残留微小腔体而改变材料介电常数以致影响高速信号传输质量。外壳和内模的固定结构简单、稳定,避免组装不良造成脱落问题,能够快速组装,各组件具有可替换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电缆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高速电缆组件系统中,当器件间相互连接时,快速、可靠对接是重要要求。对于高速电缆组件的组装、固定,特别是高速信号产品的组装,高速线缆焊接后的固定更加重要。在现有技术高速电缆连接器的组装结构中,一般采取注塑组装和多次内模方式进行低压成型,结构相对复杂,注塑组装和多次内模成型成本高,结构的复杂导致产品部件可替换性差,低压成型使得产品材料流动性较差,存在注塑材料不能充满内模问题,难以满足传输高速信号的设计需求。鉴于高速电缆连接器用于传输高速信号,信号质量的好坏和材料的介电常数密切相关,低压成型的方式易导致成型的零件存在空隙造成介电常数变小,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造成高速信号传输的失真。并且,相对复杂的结构设计也使得部件的可替换性较差,在个别组件出现问题时,无法通过替换组件来解决产品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成本、组装式、可快速替换组件和性能良好的高速电缆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电缆连接组件,所述高速电缆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模;所述外壳为具有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该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内模为一体成型的实体结构,该内模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内模插入所述外壳组装时,所述内模外表面的凸块适配卡入到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的通孔内,以使所述内模牢固与所述外壳组装为一体。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中空内壁还设置有筋条;所述内模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内模插入所述外壳组装时,所述外壳中空内壁上的筋条适配卡入到所述内模外表面的凹槽内,以使所述内模牢固与所述外壳组装为一体。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模一端设置有电缆,另一端设置有PCB连接端;所述内模的PCB 连接端组装后伸出所述外壳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在伸出所述内模的PCB连接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外部组件的外接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接固定结构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组件的弹片。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的通孔至少在其对向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内模的外表面的凸块也至少对应所述外壳外表面的通孔分别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中空内壁上至少对向设置两根筋条,所述内模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两个对应所述外壳中空内壁上的凹槽,以便于在所述内模组装到所述外壳内时,通过筋条嵌入到凹槽内实现所述内模与所述外壳的固定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德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德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6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用可调节式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性油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