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溢流管分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17708.8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瑞;吴兆流;连志军;胡燕;董景荣;杜连华;贾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C02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分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管分流器,包括沉淀桶、渣液阀、清液阀、呼吸管、出液管、溢流管、清液池、渣液池、循环泵、循环管、反应器、沉淀桶液位线和反应器液位线,所述溢流管设于反应器上,所述反应器液位线设于反应器上,所述沉淀桶设于溢流管上,所述沉淀桶液位线设于溢流管上,所述出液管设于沉淀桶上,所述渣液阀设于沉淀桶上,所述渣液池设于沉淀桶的下方,所述循环管设于反应器上,所述循环泵设于循环管上,所述清液阀设于出液管上,所述清液池设于出液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溢流管分流器,实现了使溢流出的液料进行沉淀,且将上清液、沉淀浓液进行分流的目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溢流管分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溢流管分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厌氧或好氧反应器应用普及,且规模越来越大,近年对反应器降解效果也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近似于该技术的厌氧或好氧反应器上的溢流管只是经一个三通管就直接排出,即反应器内液料溢流出后,经三通管直接排出至储存池储存使用,反应器排出的液料没有经沉淀分离,将未发酵完的渣液再循环回至反应器内进行继续发酵并进一步净化,不论是厌氧化或好氧化处理,都需要将有机物进行充分降解,提高净化效果,因此,将反应器内溢流出的液料进行沉淀,沉淀的下浓液循环回反应器进行继续发酵,进一步净化,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溢流管分流器,实现了使溢流出的液料进行沉淀,且将上清液、沉淀浓液进行分流的目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溢流管分流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溢流管分流器,包括沉淀桶、渣液阀、清液阀、呼吸管、出液管、溢流管、清液池、渣液池、循环泵、循环管、反应器、沉淀桶液位线和反应器液位线,所述溢流管设于反应器上,所述反应器液位线设于反应器上,所述沉淀桶设于溢流管上,所述沉淀桶液位线设于溢流管上,所述呼吸管设于沉淀桶上,所述出液管设于沉淀桶上,所述渣液阀设于沉淀桶上,所述渣液池设于沉淀桶的下方且设于渣液阀的下方,所述渣液池与渣液阀不接触,所述循环管设于反应器上且贯穿反应器设置,所述循环泵设于循环管上且设于渣液池内,所述清液阀设于出液管上,所述清液池设于出液管的下方且与出液管不接触,所述沉淀桶起到沉淀的作用,所述渣液阀起到控制渣液流量的作用,所述清液阀起到控制清液流量的作用,所述呼吸管起到进气的作用,所述出液管起到出液的作用,所述溢流管起到流动液体与连接的作用,所述清液池起到接收清液的作用,所述渣液池起到接受渣液的作用,所述循环泵起到驱动的作用,所述循环管起到流动液体的作用,所述沉淀桶液位线和反应器液位线起到液位测量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桶液位线与反应器液位线呈平行设置,所述溢流管与反应器呈垂直设置,所述溢流管与沉淀桶呈垂直设置,所述呼吸管与溢流管呈垂直设置,所述呼吸管与出液管呈垂直设置,所述呼吸管与渣液阀呈平行设置,所述溢流管与循环管呈平行设置,所述清液池与渣液池呈平行设置,所述清液阀与渣液阀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桶设于出液管和溢流管之间,所述溢流管设于沉淀桶和反应器之间,所述沉淀桶设于渣液阀和呼吸管之间,所述清液阀设于出液管和清液池之间,所述渣液阀设于渣液池和沉淀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的体积大于沉淀桶的体积,所述清液池的体积等于渣液池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呈L型设置,所述循环管呈L型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溢流管分流器,实现了使溢流出的液料进行沉淀,且将上清液、沉淀浓液进行分流的目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溢流管分流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溢流管分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淀桶,2、渣液阀,3、清液阀,4、呼吸管,5、出液管,6、溢流管,7、清液池,8、渣液池,9、循环泵,10、循环管,11、反应器,12、沉淀桶液位线,13、反应器液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绿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7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挤出定型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降温功能的钢材加工用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