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5615.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1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桐瑶 |
主分类号: | B65D33/06 | 分类号: | B65D3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手,包括提手主体,该提手主体整体呈长条形结构,并且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奇数个可供收纳袋的手持部嵌入的第一凹槽,并且位于中间的第一凹槽对应设置在提手主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该提手主体沿其长度方向还排列设置有四个可供手指嵌入其中的第二凹槽,并且所述四个第二凹槽沿所述提手主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收纳袋配合使用的包装袋,其能够提高提物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手。
背景技术
塑料袋、包装袋等收纳袋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主要用于携带物品,使用时可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置在袋体的空间内,通过用手抓持袋体上的手持部(例如手带、手绳等)可将这些物品随收纳袋一起提起,从而方便这些物品携带。但出于成本、外观以及体积等各方面考虑,目前市面上的手提塑料袋、包装袋等其手持部的结构设计并不太符合人体工程学,提物时会勒紧手部,长时间提重物时容易造成手部酸痛、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收纳袋配合使用的包装袋,其能够提高提物时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手,包括提手主体,该提手主体整体呈长条形结构,并且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奇数个可供收纳袋的手持部嵌入的第一凹槽,并且位于中间的第一凹槽对应设置在提手主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余的第二凹槽则沿所述提手主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该提手主体沿其长度方向还排列设置有四个可供手指嵌入其中的第二凹槽,并且所述四个第二凹槽沿所述提手主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一个所述的第一凹槽均可用于将一个收纳袋的手持部嵌入其中并能够将收纳袋挂持在提手主体上,防止收纳袋的手持部从提手主体上脱落,提高提物时的稳定性,四个第二凹槽的设置方便手指嵌入其中,方便对提手主体进行抓持,能够提高舒适性,也能够防止提手主体从手部脱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采用对称式的设计可使在提物时达到每个手指的均衡受力。通过本实用新型来提物可提高提物时的舒适性,使手部不容易酸痛、疲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有设置在提手主体顶部端面上的第一上凹槽,所述四个第二凹槽设置在提手主体的底部端面上,提手主体在用于提物时,其顶部受到收纳袋的向下的作用力,底部则受到手指向上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提手主体两侧端面上的第一侧凹槽,并且所述两个第一侧凹槽与所述第一上凹槽相连接,第一侧凹槽可进一步地防止收纳袋的手持部从提手主体上脱落,提高提物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主体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枢轴连接组成,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枢轴连接处位于提手主体的所述中间位置,基于所述枢轴连接可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转动至折叠收拢或张开状态,方便折叠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转动范围在0至180度之间,在折叠收拢时所述四个第二凹槽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靠拢的一侧,使得在提物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不容易转动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可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定位保持在所述折叠收拢状态的定位结构,防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摇晃打开,方便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主体上设置有挂孔,可用于挂钥匙扣或挂绳等物件,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张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折叠收拢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桐瑶,未经朱桐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晶炉结构
- 下一篇: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