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组网的红外移动感应物联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4414.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3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7 | 分类号: | F21K9/27;F21K9/278;F21V23/00;H05B45/10;H05B47/19;F21Y115/10;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组网 红外 移动 感应 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组网的红外移动感应物联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灯管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在支架上的端子,灯管内设有灯板和灯条,灯板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接头、AD/DC转换电路、无线传输模组和传感器,电源接头通过AD/DC转换电路连接无线传输模组和传感器,端子连接电源接头,灯管的下方设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连接传感器,无线传输模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多个物联设备。本实用新型利用已有蓝牙智慧照明系统,结合感应器和蓝牙Mesh功能,来实现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其在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以后除了自身会进行控制之外,还可以与周围物联设备进行联动,从而真正实现物联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组网的红外移动感应物联灯管,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和感应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感应技术,目前也有一些感应灯,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有人来让灯进行亮灭。基于无线技术,目前已经有一些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来控制指定区域的灯光。
现有的感应灯管仅仅是将感应器、电源驱动和发光器件放置到一根灯管里。感应器感应到有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开灯,没有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则延时关灯。基本都是单灯感应独立控制,由于感应器的限制,导致无法联动的灯管在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以后仅能控制自身,控制范围小。
现有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本质都是人工控制系统,最经常使用的就是定时开关灯,但是针对停车场等平时熄灯,人来灯才亮的场景就显得效率非常低下。
同时现有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基本只能控制灯光,对于灯具覆盖区域内的其他物联网设备,缺乏控制手段。
综上所述,现有感应灯及智慧照明系统的用户体验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感应灯管联动其他物联设备,提高控制范围,实现同时控制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组网的红外移动感应物联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灯管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在支架上的端子,灯管内设有灯板和灯条,灯板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接头、AD/DC转换电路、无线传输模组和传感器,电源接头通过AD/DC转换电路连接无线传输模组和传感器,端子连接电源接头,灯管的下方设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连接传感器,无线传输模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多个物联设备。
优选地,所述的灯管的下方设有卡槽,菲涅尔透镜固定在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为红外移动传感器,红外移动传感器连接收集外部红外线的菲涅尔透镜。
优选地,所述的灯条上均布有多个LED发光芯片,灯条的底部为用于LED发光芯片散热的底板。
优选地,所述的灯条上还设有稳压元件,稳压元件和LED发光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灯条上的多个LED发光芯片通过并联连接在电路板的电路中。
优选地,所述的灯管为一体结构;灯管的材质为玻璃。
优选地,所述的灯管为分体结构;灯管通过铝合金和塑料拼接而成。
优选地,通过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可以将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收集并传递给红外传感器,并在红外传感器上产生交替变化的“灵敏区”和“非灵敏区”。
优选地,所述的灯管中的电路板与光照度感应器、网关灯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已有蓝牙智慧照明系统,结合感应器和蓝牙Mesh功能,来实现一种可智能联动的感应灯管,其在感应到人或者物体移动以后除了自身会进行控制之外,还可以与周围的灯管、筒灯、射灯等各种灯具,甚至空调、窗帘等物联设备进行联动,从而真正实现物联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4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