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更换滤片的可水洗平面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1857.8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鼻涕虫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102;A41D31/30;A41D31/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郭艺铭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更换 水洗 平面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更换滤片的可水洗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滤片,口罩主体的内面缝合连接有单向导湿面料层且单向导湿面料层与口罩主体之间形成容置室,滤片可拆卸设置在容置室内,且滤片包括活性炭片、对称粘设或缝合连接在活性炭片前后侧的无纺布基层以及分别静电纺丝在无纺布基层的靠近活性炭片的一侧表面上的静电纺纤维膜层和分别粘设在无纺布基层另一侧表面的防水透气膜层。本实用新型口罩主体可水洗,多次利用,通过单向导湿面料层保持口鼻的干爽舒适;通过滤片多层结构在保证透气呼吸性能的同时赋予整个平面口罩良好的抗菌、过滤污染物能力,且对PM2.5的阻隔性能表现优异,通过静电纺纤维膜层和防水透气膜层使防护性能保持更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片的可水洗平面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传统的防护口罩采用传统的纱布多层叠加缝制而成,为保证整体的过滤防护性能,用后基本就要整个丢弃,成本较大,而且其吸附、过滤效果有限,只能防止大型颗粒物吸入,并起到保暖作用;即使现有的医用口罩,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强,但对于PM2.5的防护作用也几乎为零。所以现有的口罩对PM2.5或极细微的颗粒物难以防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滤片的可水洗平面口罩,可通过更换新滤片保证过滤防护能力,且对PM2.5等细微颗粒也可起到很好的长时间阻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便于更换滤片的可水洗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滤片,所述口罩主体的内面缝合连接有单向导湿面料层且所述单向导湿面料层与口罩主体之间形成容置室,所述滤片可拆卸设置在容置室内,且所述滤片包括活性炭片、对称粘设或缝合连接在活性炭片前后侧的无纺布基层以及分别静电纺丝在无纺布基层的靠近活性炭片的一侧表面上的静电纺纤维膜层和分别粘设在无纺布基层另一侧表面的防水透气膜层。
优选地,所述单向导湿面料层为涤盖棉双层针织面料,其中涤纶在外侧且做亲水整理,棉在里侧且做拒水整理。
优选地,所述口罩主体为棉布。
优选地,所述口罩主体的四周缝合连接有包边。
优选地,所述口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耳带。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基层为竹炭纤维无纺布层、负离子纳米无纺布层或纳米银离子无纺布层。
优选地,所述滤片与口罩主体之间通过魔术贴或按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单向导湿面料层及多层构造的滤片,一是便于更换滤片,且口罩主体可水洗,多次利用,节约成本;二是口罩主体内面缝接单向导湿面料层,在保证透气呼吸性能的同时使在佩戴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可从棉里层快速渗透到涤纶外层,从而保持口鼻的干爽舒适;三是滤片采用活性炭片、静电纺纤维膜层和无纺布基层,在保证透气呼吸性能的同时赋予整个平面口罩良好的抗菌、过滤污染物能力,且采用静电纺纤维膜层和活性炭片,利用物理超滤,相对驻极熔喷材料存在衰退缺陷而言,性能保持更久,同时在无纺布基层另一表面粘设有防水透气膜层,通过防水透气膜层避免水汽进入静电纺纤维膜层和活性炭片而影响过滤防护性能;四是利用口罩主体、单向导湿面料层及滤片多层构造共同组成多层防护,加强卫生防护能力,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污染物,且对PM2.5的阻隔性能表现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口罩内面视图。
图2为沿图1中所示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鼻涕虫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鼻涕虫婴儿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1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