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吸引器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2750.9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东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梁紫钺 |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吸引器头,包括外管、内管和吸引管,内管管体的外壁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螺旋间距由封闭端向开口端逐渐减小,内管管体的管壁上设有数排通孔,每个通孔沿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内管插入到外管内,通过内管的连接盖与外管管体的第一连接端螺纹连接。螺旋叶片与外管内壁会形成闭合的螺旋通路,引导吸引器头中气体流动,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借助空气动力学原理进一步增大内管和外管间的吸引力,同时内管的每个通孔沿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液体流动时能够顺着倾斜通孔畅通流动,加快液体从内管向外管流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头,特别涉及一种防堵吸引器头。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术区需利用吸引器去除积存或渗出的血液、冲洗液等,保持术区视野清楚,以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污染。然而,骨科等一些科室的手术,尤其在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等手术中,血凝块、骨碎屑等常会被吸入吸引器造成堵塞,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增加手术时间和污染机会,造成医务人员额外的工作负担。
现有的骨科手术用吸引器不足之处在于:引器头的连接端头内径固定,只能连接一种型号吸引管,应用较为局限,术中可能需要多种不同管径型号的吸引管,因此现有的吸引器无法适应所有骨科手术区域;且现有的吸引器内外管间气体吸引力不足,而且过滤通孔的设计影响液体流速,容易堵塞,影响吸引器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吸引器头,包括外管、内管和吸引管,所述的外管包括外管管体,外管管体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吸引管相连;所述的内管包括内管管体和连接盖,内管管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的连接盖外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连接盖贯通连接,内管管体的封闭端通过肋筋支撑连接在连接盖内,不堵塞连接管,给连接管留有通道;内管插入到外管内,内管的连接盖与外管管体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内管管体的外壁上设有螺旋叶片,内管管体的管壁上设有数排通孔,每个通孔沿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的外管管体的第一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内管的连接盖设有内螺纹,内管插入到外管内,内管的连接盖与外管管体的第一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
内管的螺旋叶片的螺旋间距由内管管体的封闭端向开口端逐渐减小,间距变小,流速加快,压强增大,吸引力增大。
所述的外管的第二连接端直径小于外管管体直径,第二连接端的外端口设有阶梯内壁,阶梯内壁由外向内口径依次递减。
所述的阶梯内壁至少为三层,口径由外向内依次为9.8-10.0mm、7.8-8.0mm和5.8-6.0mm。
所述的外管管体第二连接端的内端管延伸至外管管体内部,内管插入到外管内时,内管管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的内端管插接。
所述的外管的外壁分别设有横向防滑凸楞和纵向防滑凸楞。
所述的内管的螺旋叶片的高度等于内管与外管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内管插入到外管内,通过内管的连接盖与外管管体的第一连接端螺纹连接,根据手术需要选取合适口径的吸引管插接到外管的第二连接端内,形成吸引器头整体,再将内管连接盖上的连接管与吸引器相连,启动吸引器即可开始吸液操作。
液体从吸引管进入到内管内,经内管管壁上的通孔将血凝块、骨碎屑等截留过滤,过滤后的液体通过通孔流进内管和外管之间,并顺着螺旋叶片形成的螺旋通路流动,并从内管管体与连接盖之间的通路流经连接管进入吸引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东,未经朱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2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导电面料的抗静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速器直线轴承拆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