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1938.1 | 申请日: | 202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启波;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市金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12 | 分类号: | B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磁性 杂质 剔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包括滚筒和磁环;所述滚筒为一侧开放的不锈钢筒状结构,所述滚筒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所述滚筒封闭端还连接着皮带,所述皮带与电机相连,所述滚筒封闭端设有加料门,所述滚筒开放端外部罩有收料罩,所述滚筒内部设有凸起的片状导流板;所述磁环位于滚筒外侧,所述磁环为环状,所述磁环设有沿径向均匀排列的条状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通过电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设计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第二,全程自动化进行,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第三,经过多次磁吸附,清磁效果好;第四,收料罩有效减少炭黑飞扬,提高生产环境质量,减少产品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炭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
背景技术
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表面积非常大,范围从10~3000m2/g,是含碳物质(煤、天然气、重油、燃料油等)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炭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炭黑烟气的成分比较复杂,氯离子、硫化物等介质对管道、设备腐蚀;在高温、高压、潮湿等各种实际工况,不可避免地把铁质、容器的内壁腐蚀、冲刷造成铁性物质夹带入到炭黑成品中;生产过程中振动,粉碎撞击、固体气流输送等原因使微小的铁质类粉末混入炭黑中,影响产品质量,而目前多数厂家仍采用人工清磁,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清磁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剔除磁性杂质效率高,剔除效果好,全自动化进行,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包括滚筒和磁环;所述滚筒为一侧开放的不锈钢筒状结构,所述滚筒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所述滚筒封闭端还连接着皮带,所述皮带与电机相连,所述滚筒封闭端设有加料门,所述滚筒开放端外部罩有收料罩,所述滚筒内部设有凸起的片状导流板;所述磁环位于滚筒外侧,所述磁环为环状,所述磁环设有沿径向均匀排列的条状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通过电线相连。
优选地,所述滚筒开放端设有穿过滚筒切面圆心的支杆,所述支杆中心连接着轴承。
优选地,所述收料罩通过连接座与支架相连,所述收料罩从连接座向外直径逐渐放大呈灯罩状,所述连接座开放设有软膜,所述软膜与收料罩底部设有空缺的罩口,所述软膜上设有通过滚筒的空洞。
优选地,所述磁环数目大于等于3。
优选地,所述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位于磁环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设计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第二,全程自动化进行,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第三,经过多次磁吸附,清磁效果好;第四,收料罩有效减少炭黑飞扬,提高生产环境质量,减少产品浪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剔除设备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剔除设备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剔除设备磁环示意图。
图中:1、滚筒,2、磁环,3、支架,4、皮带,5、轴承,6、电机,7、电线,8、加料门,9、导流板,10、软膜,11、收料罩,12、连接座,13、支杆,14、罩口,15、电磁吸盘,1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市金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市金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1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血标本自动摇摆混匀器
- 下一篇:烧嘴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