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1182.0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颂锋;周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高兰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文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模具,包括两个对称的压模本体,两个压模本体靠近彼此的一侧均开设有压接型腔;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压模本体的点压部、及凹陷于所述压模本体的缓冲部;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相配,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共同组成压接面;本实用新型在压接线径偏小的线缆时,点压部能够减小压接半径,将线缆压紧;在压接线径偏大的线缆时,缓冲部能够增大压接型腔的体积,形成容纳线缆和接线端子形变变化的缓冲空间,避免损伤接线端子和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与端子的连接以及线缆之间通过接续管的连接,都可以通过压接模具来实现。对应不同规格的电缆需要配套固定规格的压接模具。
由于现有电缆厂家多,即使是同一厂家,每次出厂的电缆,与标准尺寸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标准尺寸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误差导致线径偏小的电缆时,可能压接不牢;在压接误差导致线径偏大的电缆时,则会存在压爆或损坏端子及接续管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接模具,能够适用于压接线径偏大或线径偏小的电缆,从而减少压接不牢和损伤接线端子的情况,提高压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接模具,包括两个对称的压模本体,两个压模本体靠近彼此的一侧均开设有压接型腔;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压模本体的点压部、及凹陷于所述压模本体的缓冲部;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相配,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的内壁共同组成压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接线径偏小的线缆时,点压部能够减小压接半径,将线缆压紧;在压接线径偏大的线缆时,缓冲部能够增大压接型腔的体积,形成容纳线缆和接线端子形变变化的缓冲空间,避免损伤接线端子和线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压接面的中部凸出形成所述点压部,并且两侧朝向所述压模本体外壁的方向收缩形成所述缓冲部。
进一步,所述压接面为由一曲线沿所述压接型腔内壁移动一周形成的曲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并且压接模具为旋转对称结构,加工简单;同时,压接接触面由点到面,能更好的排除压接管内的空气,压接效果更加优良。
进一步,所述曲线为对称曲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压接面对两侧均匀施压。
进一步,所述曲线为平滑曲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压接面上形成尖端,损坏压接管或线缆。
进一步,所述曲线为圆弧或椭圆弧。
进一步,所述曲线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一部分。
进一步,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相配形成圆形型腔、椭圆形型腔或多边形型腔。
进一步,两个所述压接型腔相配形成正六边形型腔。
进一步,所述压模本体的外壁均设置有液压钳固定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模具本体,11、液压钳固定槽,2、压接型腔,3、压接面,31、点压部,32、缓冲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1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机用自动筛分的粉碎过滤件
- 下一篇:一种架空导线接续管





